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1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唸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中人的內心獨白或對話。有韻白、口白兩種。韻白接近官話,字音較為拖長,有明顯的旋律和節奏變化;口白則較接近各地生活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也稱為「賓白」、「念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素淨,如雪、牛奶的顏色。如:「白雪」、「乳白」、「白報紙」、「白色的花」。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日間、光明。如:「白天」、「白晝」、「東方發白」、「月白風清」。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空無所有。如:「交白卷」、「白手起家」。
徒然。如:「白搭」、「白說」、「白跑一趟」、「白忙一場」、「白白的浪費這多人力,真可惜!」
坦率。如:「只要你坦白說出真相,我不會怪你的。」
戲劇中的對話。如:「對白」、「道白」、「旁白」。
不付出代價而得到的。如:「白吃白喝」、「白看了一場電影。」
表明、陳述。如:「自白」、「告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吟誦、誦讀。如:「唸經」、「唸咒」、「唸唸有詞」。
文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較重唱、唸白或做工,而較少表演武打的戲劇,相對於武戲而言。
賓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賓,兩人對語。白,一人自語。賓白指戲曲中人物的內心獨白和對話。有韻白、口白兩種,韻白接近官話,有明顯的旋律和節奏變化,字音較為拖長;口白較接近各地方日常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也稱為「念白」、「唸白」。
念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中人物的獨白或對話。有韻白、口白兩種,韻白接近官話,有明顯的旋律和節奏變化,字音較為拖長;口白則接近各地方日常語言,但又比口語誇張。也稱為「賓白」、「唸白」。
韻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傳統戲曲的唸白。大概以中州韻為讀音、咬字、歸韻的標準,而四聲的調值具有一定的規律。因有四聲的組成,形成抑揚頓挫、鏗鏘有致的語調,較方言的唸白節奏感更強,音樂性更明顯。
打背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表演時,演員欲表現內心想法,即背對他人,面向觀眾獨自唸白,稱為「打背公」。後指私下從中取利。《儒林外史》第四七回:「這分田全然是我來說的,我要在中間打五十兩銀子的『背公』,要在你這裡除給我。」也稱為「打背」、「打背弓」、「落背弓」。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