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8004.8863 ms
共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做、稱為。如:「你叫什麼名字?」、「杜鵑鳥也叫子規。」
呼喊。如:「叫喊」、「叫屈」、「吼叫」、「大呼小叫」、「拍手叫好」。
某些動物張口出聲。如:「雞叫」、「鳥叫」、「狗叫」。
召喚、呼喚。多含命令的口氣。如:「叫車」、「先生叫你!」、「叫他明天一定要準時出席。」
被。如:「叫人批評得體無完膚。」、「沒多久,對方就叫我們打敗了。」
使、令。如:「叫人起疑」、「叫人討厭」、「叫人開心」。
|
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狀聲詞。多用以形容公雞叫的聲音。[例]每天早晨,他都在公雞的喔喔啼叫聲中醒來。
|
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啼叫、鳴叫。《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肅而長吟。」《文選.曹植.雜詩六首之二》:「孤雁飛南遊,過庭長哀吟。」
|
蛛絲馬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隱可尋。例如在形容貪狼破軍的地形時,說整個看來像是層層疊進之天梯,最高處有岩穴突出,樣子就像隻正在啼叫的公雞。從山頂有一條脈帶向下延伸,來到平地雖然不明顯,正有如蛛絲的樣子,欲斷不斷,有馬跡可尋;橫貫東西,也像藏於梭中的絲。後來,「蛛絲馬跡」就用以比喻隱約可尋的線索。馬跡,或以為是昆蟲灶馬在爐灶附近留下的痕跡。灶馬,形似蟋蟀,後肢強大,善跳躍,夜間多出現在爐灶旁。古代民間流傳灶爐出現灶馬,便是食物豐足的徵兆。說法見於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卷一七.蟲篇》:「俗言灶有馬,足食之兆。」
|
懊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鷓鴣啼叫聲。唐.韋莊〈鷓鴣〉詩:「懊惱澤家非有恨,年年常憶鳳城歸。」自注:「懊惱澤家,鷓鴣之音也。」
|
時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時候。[例]奶奶在鄉下住久了,清早只要聽到公雞啼叫,就知道是什麼時辰。
|
杜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鳥綱鵑形目。口大尾羽長,嘴黑色,上嘴末端稍曲,身體灰褐色,尾巴有白色橫斑,胸腹部有黑色橫條紋,與鷹相似,初夏時常晝夜不停啼叫,鳴聲淒厲,能動旅客歸思。相傳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也稱為「杜宇」、「鶗鴃」、「啼鴃」、「鵜鴃」、「子規」。
|
啄木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到千分之一秒,但叩擊速度卻可達558公尺/秒。(註2) 啄木鳥的敲啄聲啄木鳥科的鳥,並不是完全不會啼叫,小星頭啄木鳥會發出唧的這種尖銳的叫聲,大班啄木鳥則是較響亮的叫聲。但只要進入春田繁殖期,大家都會敲擊樹幹,這是用來保護巢穴並宣示地盤。(註1) 橡樹啄木鳥橡樹啄木鳥過著群居生活,但成員數目不超過15隻。橡樹啄木鳥通常夏天吃昆蟲,冬天吃橡樹果實。為了得到充足的食物,牠們在會在枯樹上鑿上千個洞,作為穀倉,以儲存果實。並且牠們也會細心的守護牠們的倉庫,不讓其他鳥類來偷吃食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啄木鳥英文關鍵字:...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