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善本     
瀏覽人次:512 收藏人次:0
版本學稱最理想的本子。一般包括:一、時代最早或較早的本子。二、精印本。三、精鈔本。四、手稿、寫卷。五、名家精校的本子。六、海內外孤本。
善本書室藏書志〕     
瀏覽人次:158 收藏人次:0
  〔善本書室藏書志〕40卷,清丁丙撰。善本書室為清季藏書家丁丙書藏精華所在,又名小八千卷樓。丁氏藏書既富,所得之書必詳加考校,因而有藏書志之編撰。書志共有40卷,依四庫分類,分為4部,44類,卷1至5為經部,分10類,收書370種;卷6至14為史部,分15類,收書462種;卷15至22為子部,分14類,收書600種;卷23至40為集部,分5類,收書1,237種,計2,669種。此書志的編撰,始於光緒21年(1895),據孫峻〔八千卷樓書目序〕稱:「乙未(1895)春,丈(丁丙)有善本藏書志之作,約峻辰集酉散,日撰解題二十部。…閱三年畢事。」知書志成於光緒24年。書成之後,曾請繆荃孫校訂,並為...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151 收藏人次:0
  [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編,1987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全書5冊,正文3,119頁,索引475頁,共計3,594頁。
  該書目所收,係該館自1910年建館至1986年70多年間陸續入藏的漢文古籍善本
  該館善本古籍的來源有3:
  (一)政府撥交:籌建之初,清政府即將內閣大庫、翰林院、國子監南學等處的宋元刻本[永樂大典]等舊藏撥歸京師圖書館(該館初名),這是館藏善本的基礎。
  (二)廣泛採購:由於上級重視與支持,所獲頗多。例如1965年,各方共同努力,阻止了香港一藏書家的一大批珍本流散國外,不惜重金,收歸國有。
  ...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135 收藏人次:0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7卷,清末民初鄧邦述撰。民國19年(1930),長洲吳梅曾記述鄧氏自言曰:「昔借債以買書,今鬻書以償債,事本平常無足為異,獨念三十年讎校考訂之勤,叢殘舊稿,棄之可惜。又鬻而未盡諸書,亦頗有可錄者,當別成一目,彙刊行世,則書雖亡,而題識目錄具在也。」〔寒瘦目〕7卷,吳梅稱之:「古本精鈔,琳琅滿目,取柏梁之餘材,已足庇寒士之大廈。」民國19年鄧氏將之與〔群碧樓善本書錄〕合刊,日後群碧寒瘦藏書隨著主人消殞而散佚,書錄卻及身已定,流傳後世。
  〔寒瘦目〕一如〔群碧錄〕,仿天祿琳琅例,區別刊鈔,各分四部,再依版刻時代,卷1:宋本、元本、景宋鈔本、景元鈔本,24種,...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藉總目]     
瀏覽人次:134 收藏人次:0
  〔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舊籍總目〕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於民國14年(1925)成立,次年設圖書館於清際壽安宮舊址,並將有清內廷豐富書藏,按圖書性質,畫歸3個庫房庋存。為便於所有圖書之點檢、維護及利用,乃於民國22年(1933)各按庫別編撰〔故宮善本書目〕、〔觀海堂書目〕、〔故宮殿本書庫現存目〕等3部專目行世。38年圖書遷運來臺,便在臺中近郊建庫妥藏,由於機構簡併,業務重在典守,編目工作中輟。54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奉行政院令恢復設置,臺北外雙溪新廈落成,文物圖書遷入,各項工作次第展開,在中美人文社會科學合作委員會資助下,先後於57年編印〔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書目〕;59年再出版〔國立故宮博物...
[中國善本書提要]     
瀏覽人次:129 收藏人次:0
  [中國善本書提要],王重民(1903-1975)撰。王重民字有三,河北省高陽縣人,著名文獻學家,精治目錄學、版本學、敦煌學,著作等身,貢獻至大。
  該書撰寫於1939至1949年間。1939年,王重民應美國國會圖書館遠東部主任恒慕義(A. W. Hummel)的邀請,鑒定該館所藏的中國善本書,凡經他鑒定的1,600餘種善本書,皆撰有提要。北京圖書館在抗日戰爭期間,為珍本秘籍的安全計,將2,720餘種善本書寄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王重民在攝製這些書的縮微膠卷時,亦為每書寫一提要,1947年回國後,又為該館的善本書撰寫了很多提要,共得2,100餘篇。後又撰寫了北京大學圖書館所藏明刻本...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127 收藏人次:0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係中國現存古籍善本匯編書目。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顧廷龍主編。自1978年3月召開編輯工作會議開始,經過全國各地藏書單位的普查、鑒定、編目和匯總,1985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經部,1990年出版叢書部,現史部也已出版,子部與集部正陸續問世,至目前為止,歷時15載。
  該書目共收錄除西藏、臺灣以外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文物保管委員會,大專院校圖書館、中等學校圖書館,科學院及其所屬各研究所,名人紀念館以及寺廟等782個單位的藏書(不含外國如日本刻印或抄寫的漢文古籍)約60,000多種、130,000部。
  凡具有...
〔嘉業堂善本書影〕     
瀏覽人次:121 收藏人次:0
  〔嘉業堂善本書影〕5卷,劉承幹(1882-1963)輯。民國18年(1929)劉氏石印本。6冊。劉承幹,字翰怡,吳興人,清秀才。世守儒素,富於資財,素喜藏書,蒐集善本、不遺餘力。辛亥革命後,流寓滬上,時東南故藏書家群集上海,爭貸所儲書籍以易錢米。劉承幹乃斥資廣收,多得盧氏抱經樓、莫氏影山草堂、丁氏持靜齋、朱氏結一廬等十數家舊藏,積書200,000冊、600,000卷。其家編有善本書目,計有宋元刻本200種、明刻本2,000種,家構嘉業堂以藏之,蔚為近代東南一大家。傅增湘嘗云:劉承幹「豐華雅嗜儒素,承疏雨之清緒,紹汲古之流風,辟世海濱,苕賈走集,標緗之富,杭美錢徐」。此〔善本書影〕即為劉氏選...
[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115 收藏人次:0
  國立中央圖書館籌備初期,由於經費短絀,所得善本不多。抗日戰爭中,為免文獻淪亡,於是利用中英庚款會撥贈建館經費於淪陷區大量蒐購善本舊籍,以充實館藏;江南著名藏書之家,如吳興張氏適園、劉氏嘉業堂、江寧鄧氏群碧樓各家藏書,都被網羅,其他還有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江安傅氏雙鑑樓、吳縣潘氏滂喜齋等零星散出之善本,亦收購了不少。民國36、37年(1947、1948)間,〔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書目初稿〕第一、二輯先後編成出版,不但是該館最原始的善本書目,也是近世善本書目的一個範例;其撰人及版本兩項著錄,均較以前之書目為詳備。43年,該館在臺復館後整理改編運臺善本書120,000餘冊,輯為〔善本書目甲編〕、〔...
[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     
瀏覽人次:110 收藏人次:0
  〔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晚清藏書家繆荃孫所編。宣統元年(1909),學部奏請在京師建設圖書館。以內閣新出之古籍,江南購呈歸安姚氏、南陵徐氏之書、常熟瞿氏鈔進之書、敦煌石室之經,全數發館;並派繆荃孫為監督,率司員分類編目。繆氏提出宋元舊板、名家鈔校者為善本,分經史子集,記載行字尺寸、男成一編,即今所謂之〔清學部圖書館善本書目〕。
  全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收錄圖書680餘部。經部之下分易、詩、書、禮、春秋、總經、四書、小學等類,約百餘部;以小學類最多,其次為春秋類,總經類最少。史部因數量較多,分上下二部。上部包括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等類,約140餘部;其中正史類最多,紀...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