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81 ms
共 10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幽噎嘶啞。漢.王充《論衡.氣壽》:「兒生號啼之聲,鴻朗高暢者壽,嘶喝溼下者夭。」《後漢書.卷四五.張酺傳》:「被矢貫咽,音聲流喝。」
飲用液體、飲料或流質食物。如:「喝水」、「喝酒」、「喝稀飯」。
1.大聲呵斥。通「訶」、「呵」。如:「喝責」、「喝叱」。
2.高聲呼叫。如:「吆喝」。《紅樓夢》第六○回:「當下尤氏、李紈、探春三人帶著平兒與眾媳婦走來,將四個喝住。」
表示驚訝的語氣。如:「喝!你居然也來了。」
|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禪宗接引弟子時,常用棒一擊或大聲一喝,促其領悟。後用以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歧路燈》第一四回:「那日程希明當頭棒喝,未免觸動了天良。」也作「當頭一棒」、「迎頭棒喝」。
|
吆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聲呼喝。《西遊記》第六回:「一齊吆喝道:『走了這猴精也!走了這猴精也!』」《儒林外史》第一六回:「就把這句話哭著,吆喝醒了;把你爺也嚇醒了。」也作「么喝」、「喓喝」。
|
喝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稱好。《三國演義》第一五回:「弓弦響處,果然射個正中,把那將的左手射透,反牢釘在護梁上。城上城下人見者,無不喝采。」《文明小史》第五五回:「斟過了酒,在秦鳳梧背後坐下,唱了一齣京調,大家喝采。」也作「喝彩」。
2.賭博時,希望能夠得采而大聲呼喝。也作「喝彩」。
|
喝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責罵。如:「小孩子做錯事時要善加調教,而不要只是一味地喝斥。」
|
喝西北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有飯吃、挨餓。《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
|
呼盧喝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用五木骰賭博,一面黑色,上刻牛犢;一面白色,上刻雉雞。盧、雉皆為骰子的花色名,一擲五骰若皆全黑,為最大,稱為「盧」;四黑一白,次之,稱為「雉」。呼盧喝雉形容賭博時的呼聲,亦指賭博。《野叟曝言》第一五回:「自從嗣了進門,喪事一毫不管,終日呼盧喝雉。」也作「喝雉呼盧」。
|
喝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聲制止。如:「一看到小寶寶玩火,連忙喝止。」
|
喝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看表演在精彩時大聲叫好。《文明小史》第一八回:「檯底下看客,都一迭連聲的喝彩,其中還夾著拍手的聲音。」也作「喝采」。
2.賭博遊戲時,希望得彩而大聲呼喝。也作「喝采」。
|
吃喝拉撒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平常的生活情況。如:「他的生活裡除了吃喝拉撒睡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