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5.28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四周分散。《三國演義》第二回:「儁與玄德、關、張率三軍掩殺,射死韓忠,餘皆四散奔走。」《儒林外史》第一回:「這是些逃荒的百姓,官府又不管,只得四散覓食。」
五零四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落渙散的樣子。如:「對方被轟擊得五零四散,潰不成軍。」《鏡花緣》第九九回:「眾公子帶領人馬一擁齊上,把各兵殺的五零四散,各自逃生。」
四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落四處,形容東西零亂散落到處。例:歸屋間个書四四散散,收揫來。(滿屋子的書零亂散落四處,收起來。)
三零四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落、分散。《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正遇著范賊一枝游兵,劫奪行李財帛,將人口迫得三零四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聚而分。如:「解散」、「散開」、「分散」、「煙消雲散」、「一哄而散」。
排解。如:「散心」、「散悶」。
撒出。如:「散播」、「散布」、「散發傳單」、「天女散花」。
分開的、零碎的。如:「零散」、「散鈔」、「散裝」。
閒適、沒有約束。如:「閒散」、「散漫」、「鬆散」。
藥粉,粉末狀的藥物。如:「藥散」、「健胃散」、「消暑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四位。大寫作「肆」,阿拉伯數字作「4」。
數目是四的。如:「四壁」、「四個人」、「四本書」。
次序是第四的。如:「四品官」、「四更天」。
孑然一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不明,要是到時候魏國發兵來援,戰勢將更加不利。又即使公孫淵「孑然無所憑賴」,手下人馬因畏懼征戰,四散奔逃,則將導致以後很難將他們一網打盡。陸瑁文中,「孑然無所憑藉」一語是指公孫淵無外援,獨力無依的情況。後來「孑然一身」這句成語當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孤獨一個人,常用在無親無故,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如《聊齋志異.卷六.顏氏》:「順天某生,家貧,……無何,父母繼歿,孑然一身,受童蒙於洛汭。」
靡靡之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想到才開始彈奏,便烏雲四起,接著颳起狂風暴雨,把帳幕擺設全都吹倒,連屋瓦都不停地掉落。在座的人都四散逃命,平公也嚇得躲進房內。自此之後,晉國連續大旱三年,平公則因受到驚嚇而重病不起,不能治理國事。韓非用這個例子,告誡為人君主不能過分沉溺於享受音樂。後來《韓非子》原文中的「靡靡之樂」演變成「靡靡之音」這個成語,用來指頹廢淫蕩、足以使人喪志的音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向外四散。唐.白居易〈琵琶行〉:「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紅樓夢》第四七回:「滿眼金星亂迸,身不由己,便倒下了。」
落花流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水滸後傳》第二六回:「正在危急之際,忽有一隊人馬衝來,一個將官舞著雙鞭殺入,把那游兵殺得落花流水,四散逃走了。」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