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0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死後若干日,其靈魂返回家門。《里語徵實.卷中下.回煞》引《李笠翁回煞辨》:「人死未卜殯殮之期,先筮回煞之日。」也作「歸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參見「回煞」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向原出發處。如:「回家」、「回來」、「回國」、「一去不回」、「古來征戰幾人回?」
折返、掉轉。如:「回轉」、「回首」、「回旋」、「回過身來」。
答覆、還給對方相同的動作。如:「回信」、「回電」、「回答」、「回敬」、「回絕」、「回他一槍」。
量詞:A>計算行為、動作的單位。相當於「次」。如:「前後我共去找了他五回。」B>計算時間的單位。一陣子稱為「一回」。如:「在門口站了一回。」C>計算長篇小說段落的單位。一章稱為「一回」。如:「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D>計算事情的單位。相當於「件」。如:「這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回春:A>冬去春來。如:「大地回春」。B>比喻醫術高明或藥效靈驗,能治好病症。如:「妙手回春」、「回春靈藥」。
回祿:傳說中的火神。多借指火災。如:「慘遭回祿」、「回祿之災」。
回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大陸地區甘肅、寧夏、新疆、青海、雲南、河北等地,以信奉回教為主。
回教:西元七世紀時,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所創,信奉阿拉為唯一真神,經典為可蘭經,教徒大都分布中東、北非、印尼、巴基斯坦及中國西北等地。或稱為「清真教」、「伊斯蘭教」。
喪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迷信人死後變為「煞」,故稱為「喪煞」。至期,回喪家,稱「回煞」或「歸煞」。《醒世恆言.卷二七.李玉英獄中訟冤》:「看這個模樣,必是觸犯了神道的,被喪煞打了。」
殃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日陰陽生開具死者年壽及回煞等事的文件,官廳視此為證明死亡的憑證。《紅樓夢》第六九回:「天文生應諾,寫了殃榜而去。」也稱為「殃書」。
喪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理喪葬的星士所開具死者年壽及回煞等事的文件,舊日官府視此為證明死亡的憑證。《醒世姻緣傳》第一八回:「畫士一面傳神,陰陽官寫喪榜,晁大舍嫌那奉直大夫不冠冕,要寫『光祿大夫上柱國先考晁公』。」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