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國或一朝代的歷史。《隋書.卷三三.經籍志二》:「命司徒崔浩,博采舊聞,綴述國史。」
2.掌記國史的史官。《詩經.大序》:「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風其上。」
國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纂修國史的機關。掌理纂修國史及典藏國家重要史料文獻,隸屬於總統府。
國史經籍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史經籍志〕6巷,明焦竑撰。萬曆22年(1594)大學士陳于陛建議修國史,並推薦當時居翰林院修撰之焦竑主其事,竑乃著手編寫〔國史經籍志〕,至25年完成初稿,先在搢紳間傳抄,30年始刊刻出版。全書乃以鄭樵〔通志藝文略〕為底本,更動部類略予增刪書目而成,收錄自先秦迄明之書。分6卷,卷1制書類,著錄明代御制書,以下依次為經、史、子、集四部,其中經部分11類,史部15類、子部16類、集部5類並附詩文評,共分48類。同類中再依內容不同而分目,四部連御制書類共分324個屬目,各類書之間以目名分隔之,首創我國第一部4部三級分類的國史書目錄。每一類書後有小序,述一家一派之源流及得失,四部48類,共有48...
[中國史學論文引得](1902-196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史學論文引得],余秉權編,民國52年(1963)香港亞東學社初版;60年、64年臺北泰順書局和華世出版社先後影印出版。
  該書收錄清光緒28年(1902)[新民叢報]在日本創刊起,止於民國52年10月,共計60年。收錄期刊種數凡355種,論文題名都10,325篇。所收期刊,以香港各文教機構收藏者為主。
  書名所謂史學,並不限於狹義的史學,所涉及的學科範圍較廣,舉凡以國學為範圍,或以社會科學的眼光,來討論遠古至清末的中國社會,或敘述清末以來學者在學術上的貢獻,或記述某一時期學術動態的文章,均在收編之列。
  全書內容主要分為正文索引和輔助索引兩部分;另...
國史館專藏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謂專藏檔案,即案卷本身兼具有專門性。特藏性、及多元性的特徵之檔案。就專門性而言,係針對某項特殊史實或特殊人物所徵集或價購之史料。就特藏性而言,係目前國內獨一無二且極其珍貴,深具特藏價值之史料。就多元性而言,係未能歸屬於文件檔案,亦無法歸類於個人檔案之綜合性史料。
  國史館專藏檔案包括3大類,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專門性史料:
1.抗戰史料:期間自民國20年(1931)至民國34年。係摘錄自中央日報與重慶、漢口、天津、香港等地發行之大公報,以及上海東方雜誌,大東亞戰爭全史(日本出版)等書報雜誌之史料。內容分中文及日文兩部分:中文部分,分中國、日本、共黨...
國史館個人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物是歷史的主角,正史中列傳居其大半。國史館蒐集整理對國家社會卓有貢獻或影響之人物資料,如行狀、行述、行誼、事略、傳略、自述、訃文、墓誌銘、照片、學經歷證件、履歷表、函札、日記、手稿、案牘、著作、剪報、墨蹟、褒揚令、紀念文章、簡介文宣資料、後人研究發見之論述等等,成立個人檔案,備供國史研究與修史立傳之採用。
  國史館個人檔案之整理以人為經,蒐集時間為緯,同一人物之資料予以整理分類、編卷、電腦建檔、裝訂成卷後入庫典藏。
  國史館個人檔案中黨國元勳如國父墨寶、吳稚暉書稿、胡漢民自傳及遺稿、李石曾函稿及墨蹟、翁文灝日記、張繼致連橫函札、荷馬季將軍史料等皆為原蹟,故以專藏管...
國史館圖書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史館圖書庫係由國史館史料處圖書科掌理,為一座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圖書館,主要為提供編修清史、中華民國史及相關研究之用。目前(1994)工作人員8人,典藏圖書120,000冊,期刊合訂本60,000冊。在管理方面,自民國80年(1991)10月開始利用URICA圖書館自動化系統逐步實施編目自動化、讀者線上公用目錄查詢、期刊管理自動化等作業子系統;提供最迅速之檢索方法,協助同人查詢資料。直至目前為止,資料庫之書目資料共40,000餘筆,80,000餘冊;為確立完整館藏,回溯性圖書正由編目組同人積極建檔中。
  為配合現有館舍空間及有效運用典藏資源,將館藏依其種類、特性分置各室典藏,採...
國史館照片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照片是各種活動的真實紀錄,國史館為維護史料之完整性,備供學術研究及修史立傳的參考,自民國47年(1958)在臺復館後,便廣徵照片史料,迄今照片檔案數量達100,000餘張。
  為充實照片檔案的內容,國史館徵集照片檔案的方式有下列幾種:
  (一)函索:經常致函聯繫各機關、團體、政要、名人,請其提供照片,移送本館典藏。
  (二)價購:多方選購有史料價值之照片,並定期向中央通訊社價購新聞照片。
  (三)商借複製:參觀機關、團體、或私人所舉辦照片展覽及珍藏照片,並設法商借複製。
  (四)交換:與其他機關、團體、學校以交換的方式,互通照片史...
國史館史料處圖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史館掌理編修國史事宜,依民國35年(1946)11月23日公布,45年5月10日修正之「國史館組織條例」第五條規定,設史料處,分檔案、圖書二科,辦理整理檔案、保管圖書事項。基於修史所需,該館自45年在臺復館後,圖書之徵集與典藏係以中華民國史相關資料為主,並朝著建立中華民國史專業圖書館而邁進。服務主要對象為館內編纂國史人員暨館外史學界、學術界專家學者。
  館藏圖書典藏於志希樓4層樓的舊式建築,占地約300坪,內容包含中外文圖書、期刊、報紙及史料縮影微捲等約225,000餘冊。為有效利用典藏空間,分設8個庫室:(1)總書庫典藏各類論著,涵蓋經、史、子、集,尤以中國史學叢書最為豐富...
國史館微縮影檔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史文獻為國民共有之文化遺產,人民皆有親近之、利用之、寶愛之權利,其藏於私人或政府機關者,實有公諸社會,便利研究之責任與義務。攝製微縮影片,兼具有保護史料安全並提供閱覽之便利。
  國史館現有之微縮影檔案,包括自製與外來兩種,自製微縮影片以庫藏之文件與專藏檔案為主,計有:
   (一)文件檔案:國民政府檔案、行政院檔案、外交部檔案、交通部檔案、內政部檔案、財政部檔案、臺灣省政府檔案。其中國民政府檔案已全部整理縮攝完畢。
   (二)專藏檔案:閻錫山檔案、荷馬季將軍史料、地政資料、翁文灝日記、九二三事件、中山事件、中日停戰協定、蒙古史料、清史稿、人民日報、大公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