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9.23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一個國家與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法律與家規。意指必須按照制定或存在的法律規矩做事。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你知道這事須依規定辦理,任誰來都一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律令。如:「宗法」、「憲法」、「法律」、「法規」、「法外施恩」。
方式、途徑。如:「方法」、「辦法」。
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道法」、「現身說法」。
仿效。如:「效法」、「法古今完人」。
法國:位於歐洲西部的獨立國家。首都巴黎,居民多信仰天主教,法語為主要語。
法子:方法。如:「大家一起想想,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的地方。如:「家庭」、「回家」、「家破人亡」。
屬於家裡的。如:「家產」、「家當」、「家人」、「家業」、「家事」。
家中飼養的。如:「家畜」、「家禽」。
稱專業人才。如:「專家」、「科學家」、「教育家」、「文學家」。
經營某種行業或具有某種身分的人。如:「漁家」、「商家」。
營業場所。如:「酒家」。
學術流派。如:「道家」、「一家之言」、「百家爭鳴」。
自稱或稱別人。如:「自家」、「咱家」、「哀家」、「姑娘家」、「小孩子家」。
對人謙稱自己的親長。如:「家父」、「家母」、「家兄」。
量詞。用於計算家庭、店鋪、大型企業等的單位。如:「十家住戶」、「三家報社」、「開了三家分公司。」、「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度、條文。如:「校規」、「規則」、「規章」、「法規」。
畫圓的器具。如:「圓規」、「兩腳規」。
勸告、糾正。如:「規勸」、「規過勸善」。
謀劃、設法。如:「規劃」、「規避」。
成例。如:「陋規」、「墨守成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家法律制度的通稱。《荀子.大略》:「國法禁拾遺,惡民之串以無分得也。」
2.規定國家組織及其作用的法規,通常指憲法與行政法而言。
國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屬於國家所有的。如:「國有鐵路」、「國有財產」。
家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中的規矩、法度。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諸男皆秀朗,幾能守家規。」《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勉強進門,心中不順,故意不守家規。小則撒潑放肆,大則公然偷漢。」
有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家。《易經.家人》:「《象》曰:王假有家,交相愛也。」唐.韓愈〈平淮西碑〉:「天既全付予有家,今傳次在予,予不能事事,其何以見於郊廟。」
2.卿大夫。《書經.皋陶謨》:「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漢.孔安國.傳:「卿大夫稱家。」也稱為「有室」。
3.出嫁。《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三齣:「女潤玉,年方及笄,未遂有家。」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