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7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國犧牲生命的人。唐.張說〈祭石嶺戰亡兵士文〉:「痛茲壯士,翦為國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未成年而夭折稱為「殤」。《儀禮.喪服》:「年十九至十六為長殤,十五至十二為中殤,十一至八歲為下殤。不滿八歲以下,皆為無服之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持握、持有。《戰國策.趙策四》:「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遮蓋、擋住。如:「衣不蔽體」、「浮雲蔽白日」。《楚辭.屈原.九歌.國殤》:「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晉書.卷九四.隱逸傳.陶潛傳》:「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欺侮、侵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凌余陣兮躐余行,左驂殪兮右刃傷。」漢.王逸.注:「凌,犯也。」唐.柳宗元〈駁復仇議〉:「讎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加衣於身而不束帶。通「披」。《楚辭.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空間、距離大。與「短」相對。如:「長橋臥波」。《楚辭.屈原.九歌.國殤》:「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覆藏。通「埋」。《楚辭.屈原.九歌.國殤》:「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互交錯。《詩經.小雅.楚茨》:「為賓為客,獻酬交錯。」《楚辭.屈原.九歌.國殤》:「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