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87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國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國元首所用,代表國家最高權力的印信。《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徐璆》:「術死軍破,璆得其盜國璽。」宋.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四.辨誤二.國璽》:「蓋秦璽自漢以來,世世傳受,號稱國璽。」
國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始皇取藍田玉做成印信,令李斯在上面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字樣。子嬰降漢時獻出,高帝即位乃佩帶之,後世代相傳,號為傳國璽。見《後漢書.卷四八.徐璆傳》唐.章懷太子注引衛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印信、印章。秦以前泛指諸侯、卿大夫、從吏的印章,秦以後則專指帝王的印章。如:「玉璽」。《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願請璽復以治鄴。」《文選.張衡.西京賦》:「降尊就卑,懷璽藏紱。」
2.姓。如明代有璽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土地、人民、主權、政府的團體。如:「國家」、「美國」、「國際」、「中華民國」。
屬於本國的。如:「國人」、「國貨」、「國土」、「國歌」、「國民道德」。
代表國家的。如:「國花」、「國旗」、「國歌」。
地區。如:「水鄉澤國」。
古代諸侯的封地。如:「魯國」、「齊國」。
名不副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參考資料〕 漢.彌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印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縣令批准建造,又自取庫中公費銀十兩,開了疏頭,用了印信,就中給與老成耆民收貯了訖。」《儒林外史》第三八回:「你領了這婦人,拿我這一幅綾子,遇州遇縣,送與他地方官看,求都要用一個印信。」
具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徒有形式而無實際作用的文字。《漢書.卷八.宣帝紀》:「上計簿,具文而已。」《明史.卷二九一.忠義傳三.邢國璽傳》:「時帝以修城郭、練民兵、儲糗糧、備戎器四事課天下,有司率視為具文,惟國璽奉行如詔。」
名實不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號為「宰衡」,位上公。後世沿用為宰相的通稱。 (4) 印信:政府機關使用的印章。有印、關防、鈐記、國璽、職章等類別。〔參考資料〕 漢.彌衡〈鸚鵡賦〉(據《文選.卷一三.賦.鳥獸上》引)嗟祿命之衰薄,奚遭時之險巇?豈言語以階亂,將不密以致危?痛母子之永隔,哀伉儷之生離。匪餘年之足惜,慜眾雛之無知。背蠻夷之下國,侍君子之光儀。懼名實之不副,恥才能之無奇。羨西都之沃壤,識苦樂之異宜。懷代越之悠思,故每言而稱斯。
白板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國璽的天子。《南齊書.卷一七.輿服志》:「乘輿傳國璽,秦璽也。晉中原亂,沒胡,江左初無之,北方人呼晉家為『白板天子』。」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