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泥水匠。《金瓶梅》第九六回:「經濟地下扒起來,抬頭看那人時,不是別人,卻是舊時同在冷鋪內,和他一鋪睡的土作頭兒飛天鬼侯林兒。」
土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岩石經風化作用所產生的固體岩屑物質(Regolith),加上植物和動物遺物經腐植化作用遺留之腐植質(Humus)(屬有機質),經過充分的時間受各種自然力的作用,化育而形成土壤。這種自然力將土壤母質造成土壤的作用,稱為成土作用。成土作用泛指各種土壤的形成過程中的各種作用因子,包括:風化作用、淋溶件用、洗入作用、洗出作用、灰壤作用、紅棕化作用、鈣化作用、聚鐵作用、鹽土作用、鹼土退化作用、黏化作用、有機物聚化作用等作用在內,一個土壤的成土作用可能同時包涵數個化育過程。
土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土地的肥瘠,繳納田賦。《書經.禹貢序》:「禹別九州,隨山濬川,任土作貢。」《文選.左思.三都賦序》:「且夫任土作貢,虞書所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文學藝術方面創作的成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事過境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平定臺灣紀略》卷六二:「舊設土牛,並無遺址可尋。從前設立時,不過築土作堆,潦草塞責,本非經久之計。此時若不將埔地徹底清釐,事過境遷,界址必仍滋淆混。」
陶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作胚模以鑄造銅器。比喻造就人才。如:「這所大學陶鑄出不少優秀的人才。」
著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致力、盡力。[例]鄉土作家往往著力於搜集本土風俗民情,作為創作資源。
潘希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朱自清的《匆匆》、《背影》成為中學教材,甚至列入「諾貝爾文學獎」毫不遜色。琦君謙虛地說:「我這個是土作品。」夏說:「土有土的好處。」琦君的作品,在現今包括中國在內的華文界甚具影響力。 資料來源[1]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109702211
水土保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徑流,減小徑流的侵蝕能力。(2)提高土壤的抗蝕性。可採用整地、增施有機肥料和土壤聚合物、種植根系固土作用強的作物等。(3)增加植被覆蓋度,提高植被的防護作用,營造水土保持林草,調節地表徑流,防止侵蝕。(4)對於已受侵蝕的土地,除防止進一步侵蝕外,要輔以土壤物理化學性質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護與改良結合起來。(5)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使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集中治理,連續治理。(6)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水土流失特點及社會經濟條件,進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體系的規劃和設計。(7)優化選用生態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