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43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土壤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要為研究土壤固體、液體與氣體之物理性及其相互關係與影響。土壤的比重、孔隙率,滲透率、緻密性、顆粒大小、形狀與排列方向等,都是土壤物理討論的對象。土壤的物理性質影響到土壤的含水性、受蝕性與農業土地利用的難易程度等。
土壤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門有系統的學科,專門討論土壤的物理特性以及測定各種物理特性的方法。土壤力學也是土壤物理學的一部分,但是,土壤物理學在農學院研習,土壤力學主要在工學院中研習。
土壤物理改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土壤的物理特性,以降低污染物在土層中的濃度及其向下移動,減少其危害,如土壤質地對污染物進行阻隔過濾作用或吸附作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原則、規律。如:「原理」、「道理」、「公理」、「義理」、「真理」。
物質的紋理、組織。如:「肌理」、「木理」、「紋理」。
辦事、處置。如:「處理」、「治理」、「辦理」、「代理」。
修治、使整齊。如:「整理」、「理家」、「理髮」。
對別人的言語行動表示意見或反映的態度。如:「理會」、「置之不理」、「不理你了!」
順序、層次。如:「有條有理」、「這封信寫得條理分明。」
溫習、熟習。如:「理熟了功課」、「書不理不熟」。
自然學科。如:「理化」、「理工」、「理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鬆軟的泥土。如:「土壤」。
地。如:「天壤之別」。
國土、疆域、地區。如:「窮鄉僻壤」、「兩國接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訪求。如:「物色」。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物理:A>事物之理。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上的沙、泥混合物。如:「泥土」、「沙土」、「黏土」。
土地。如:「寸土寸金」。
疆域。如:「國土」、「領土」。
國、鄉。如:「故土」、「吾土吾民」。
本地的。如:「土產」、「土話」、「土風」、「土生土長」。
不合潮流的、閉塞不通的。如:「土裡土氣」、「土頭土腦」。
古老流傳的、民間沿用的。如:「土法煉鋼」。
土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土地。《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據土壤,賢弟子為佐,非楚之福也。」
2.覆蓋在地殼最外圍的一層土質,由土粒與腐植質混合而成。其中含有水分、空氣、礦物質和微生物,可供植物生長與動物棲息。
物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的道理。《周書.卷四.明帝紀》:「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生而有死者,物理之必然。」唐.杜甫〈曲江〉詩二首之一:「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2.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等變化的學科。
水土保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用,營造水土保持林草,調節地表徑流,防止侵蝕。(4)對於已受侵蝕的土地,除防止進一步侵蝕外,要輔以土壤物理化學性質改良,提高土壤肥力,把土地的保護與改良結合起來。(5)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使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集中治理,連續治理。(6)因地制宜,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水土流失特點及社會經濟條件,進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措施體系的規劃和設計。(7)優化選用生態經濟效益優良的方案。 2.展望目前全世界土壤侵蝕面積已達2500萬km ﹐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8.5%。全球年土壤侵蝕總量約600億t﹐其中由河川輸移入海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