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垂示教訓。唐.牛僧孺〈辨私論〉:「宣文之作春秋刪詩書,是公其身於垂教也。」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九.許文懿先生》:「著書立言,足以垂教後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一端低落,或由上往下掉落。如:「垂涎」、「垂釣」、「垂淚」。
流傳。如:「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接近、將要。如:「垂危」、「年已垂老」、「功敗垂成」。
上級給下級,或尊長對子幼輩。如:「垂問」、「垂愛」、「垂念」。
引人入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黃虞稷〈書影序〉:「此其中求其能翼經詮史,明道垂教,檢束身心,開發神智,標新領異,引人入勝者,蓋未之有也。」
六經皆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易》、《書》、《詩》、《禮》、《樂》、《春秋》六經,皆應視為古代歷史文獻的一種理論。認為六經乃夏、商、周典章政教的歷史記錄,並非聖人為垂教立言而作。歷代皆有此說,如隋代王通,宋代陳傅良,元代郝經,明代宋濂、王守仁、王世貞、李贄,清代袁枚、章學誠、汪中等。見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卷一及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內篇一.易教上》。
不分不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裡糊塗。宋.朱敦儒〈憶帝京.元來老子曾垂教〉詞:「你但且、不分不曉。第一隨風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