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77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域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疆界以外、國外。《漢書.卷五一.鄒陽傳》:「馳域外之議,獨觀乎昭曠之道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疆界內的地方。如:「區域」、「異域」、「疆域」。
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4) 世充:王世充(?∼西元621),字行滿,隋新豐人。隋末廢皇泰主,自即帝位,建國號鄭,後以洛陽城降唐。唐徙王世充於蜀地。臨行時為仇人所殺。 (5) 日踧月迫:一天一天的逼近。踧,音ㄘㄨˋ,同「蹙」,逼迫、逼近。 (6) 懸首:殺人而懸掛其首級以示眾。 (7) 面縛:面向前而雙手反綁在背後。 (8) 翹足可待:舉足而待。形容極短的時間。翹,音ㄑ|ㄠˊ。 (9) 建德:竇建德(西元573∼621),隋漳南人。隋末據河北,自稱夏...
臨機應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後,銳意圖治,輕刑薄賦,海內昇平,世稱為「貞觀之治」。又用李勣、秦叔寶等為將,征服吐蕃、突厥,威及域外。西域各國尊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死後廟號太宗。 (4) 世充:王世充(?∼西元621),字行滿,隋新豐人。隋末廢皇泰主,自即帝位,建國號鄭,後以洛陽城降唐。唐徙王世充於蜀地。臨行時為仇人所殺。 (5) 日踧月迫:一天一天的逼近。踧,音ㄘㄨˋ,同「蹙」,逼迫、逼近。 (6) 懸首:殺人而懸掛其首級以示眾。 (7) 面縛:面向前而雙手反綁在背後。 (8) 翹足可待:舉足而待。形容極短的時間。翹,音ㄑ|ㄠˊ。 (9) 建德:竇建德(西元573∼621),隋漳南人。隋末據河北,自稱夏...
古羅馬文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爭鬥,形成了被古代史學家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政體」的政治制度。此時期透過戰爭,對內統一了除北部波河流域外的義大利半島;對外則征服了迦太基、馬其頓、希臘和西班牙的大部分地區,除了托勒密王朝的埃及之外,東部地中海地區幾乎都被羅馬征服。羅馬大規模的對外擴張,造成一些手握兵權的軍事巨頭互相廝殺,才有了龐貝、克拉蘇、凱薩的「前三雄」,和「後三雄」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最後也是因為這些巨頭們自相爭奪殘殺,羅馬共和國時期才走向盡頭。 帝國時代(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四百七十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前期羅馬帝國(西元前三十年~西元前兩百八十...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些屬於小知識階層和新興的資產者、投機者的生活畫卷」。九○年代以後,李昂除了在散文上開拓了飲食文學一領域外,對於邊緣化的女性的陰暗歷史的反思,則成為她近年來的寫作方向,藉著「鬼」非人的身分來對男權社會作一犀利的抨擊。而這樣的書寫意識,無疑仍承續著她一直以來獨有的女性意識。 寫作風格李昂的創作文類有散文、小說、傳記、報導文學和兒童文學。李昂善於運用尖銳敏感的筆觸,打破社會的制約和禁忌,以剖析人物心理來展現時代群象、探討社會問題。尤其擅寫具有爭議性的政治及描繪女性情慾的心理小說,對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
五年五百億專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大的差異,第二梯次補助的經費採取「統塊式核給(block-funding)」,各校可以在重點發展領域外更為彈性、妥善的運用相關經費,以提升其基礎設施、教學卓越、重點領域(研究中心)等整體制度運作。目錄1 第一梯次各校每年補助金額與重點發展領域1.1 國立臺灣大學1.2 國立成功大學1.3 國立清華大學1.4 國立交通大學1.5 國立中央大學1.6 國立中山大學1.7 國立陽明大學1.8 國立中興大學1.9 國立政治大學1.10 長庚大學1.11 元智大學1.12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1.13 「重點領域研究」補助學校2 第...
魯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論文集《墳》﹑散文詩集《野...
華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僑居中華民國領域外,具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