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43.47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堂姊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用以稱伯叔的女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祖先的父系親屬。如:「堂姪」、「堂叔」、「堂姊妹」、「堂兄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排行在己之前的同胞女子。如:「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稱比自己先出生的同胞女子,或同輩而比自己年長的女子。如:「大姊」、「姊姊」、「姊妹」、「表姊」、「堂姊」、「學姊」、「師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排行次於己的同胞女子。如:「妹妹」、「大妹」、「兄妹」、「姊妹」。
稱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小的女子。如:「堂妹」、「表妹」、「學妹」、「師妹」。
稱弟弟的老婆。如:「弟妹」。
女子對同輩的自謙之詞。如:「小妹才疏學淺,尚請多多指教!」
姊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姊姊和妹妹。《左傳.襄公十二年》:「無女而有姊妹及姑姊妹。」《紅樓夢》第四五回:「我母親去世的早,又無姊妹兄弟,我長了今年十五歲,竟沒一個人像你前日的話教導我。」
2.輩分相同或身分地位相近的女性。宋.張先〈賀聖朝.淡黃衫子濃妝了〉詞:「謝家姊妹,詩名空杳,何曾機巧。」《紅樓夢》第三回:「寶玉早已看見多了一個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媽之女,忙來作揖。」《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眼前靠了你九公合大娘子這萍水相逢的師生姊妹,將來她葉落歸根,怎生是個結果。」
3.兄弟姊妹。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今皇帝是俺嫡堂叔姪,先皇帝是俺同胞的那姊妹。」
4.舊稱妓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齣:「這一條巷裡,都是有名姊妹家。」《儒林外史》第五三回:「每到春三二月天氣,那些姊妹們都勻脂抹粉,站在前門花柳之下,彼此邀伴頑耍。」
堂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用以稱伯叔的女兒中年歲比自己大者。如:「堂姊的婚禮邀請了我們姊妹倆去當伴娘。」
大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服五服之一。用熟麻布做成,用於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眾孫、眾子婦,姪婦,為期九個月。[例]在古代若堂兄弟去世,則必須服大功。
大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 伯母。[例]在堂姊妹中,大媽最疼我。 (2) 對年長婦人的尊稱。[例]李大媽是這附近出了名的好婆婆。 (3) 非元配所生的子女對元配的稱呼。[例]大媽對孩子們一律視如己出,疼愛有加。
緦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細麻布製成的喪服。用在已出嫁的姑母、堂姊妹及族兄弟,以及表兄弟、岳父母、婿、外孫等之喪時所穿,為期三個月,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儀禮.喪服禮》:「緦麻三月者。」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初應進士時,中朝無緦麻之親,達官無半面之舊。」也稱為「緦麻服」、「緦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