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55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報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報紙和雜誌等刊物的總稱。如:「每天到圖書館閱讀報刊,是我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報雜誌,亦指定期發表的專欄。如:「報刊」、「特刊」、「期刊」、「月刊」、「專刊」、「副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流通。如:「流行」、「風行一時」、「通行全國」、「發行報刊」。《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資訊科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際網路的普及以來,人們日益普遍的使用電腦來生產、處理、交換和傳播各種形式的資訊(如書籍、商業檔案、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在企業,學校和其它組織中,資訊科技體系結構是一個為達成戰略標的而採用和發展資訊科技的綜合結構。它包括管理和技術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職能與資訊需求、系統配置、和資訊流程;技術成分包括用於實作管理體系結構的資訊科技標準、規則等。由於電腦是資訊管理的中心,電腦部門通常被稱為「資訊科技部門」。有些公司稱這個部門為「資訊服務」(IS)或「管理資訊服務」(MIS)。另一些企業選...
媒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播資料訊息的工具,包括電視、廣播、電影、報刊、電腦網路等的總稱。為英語media & medium的意譯。各媒體雖各有傳播技術與對象,但今日多視為一個整體。也作「媒介」。
啟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機關、團體或個人為了公開聲明某事,而登在報刊或張貼在布告欄上的文字。如:「徵才啟事」、「尋人啟事」、「道歉啟事」。
登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新聞或文章刊登於報刊雜誌上。
李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昂(1952年4月7日—),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作家。目錄1 簡歷2 觀點2.1 寫作風格3 著作4 獲獎5 評價6 參考資料6.1 責任編輯 簡歷李昂,出生於1952年4月7日,本名施叔端,臺灣省彰化縣鹿港鎮人。在其作家姐姐施淑、施叔青的薰陶下,喜愛寫作。高一即以處女作「花季」發表報刊而登上文壇。小說主題大多環繞在現代人的情愛和性愛問題上,對於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多所著墨。筆名「李昂」便是借用母親的姓氏「李」,「昂」則是希望可以昂首挺胸的意思。李昂14歲初二的時候,即開始創作第一篇小說。...
馬克吐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憂鬱。[6] 作家生涯 馬克•吐溫的第一部巨著《卡城名蛙》,在1865年11月18日於《紐約週六報刊》首次出版。這作品在那裡出版的唯一原因是因為它完成得太遲,趕不及納入阿特姆斯•沃德收集美國西部特色著作的書中。這以後,《沙里緬度聯邦報》派馬克吐溫去當時被稱為三明治群島的夏威夷作通訊記者,給聯邦報寄來關於那裡的事情的信。後來他在舊金山《加利福尼亞大地報》工作時也是根據這些幽默的信件寫出的,因為《加利福尼亞大地報》派了他取道巴拿馬運河從舊金山到紐約市,作巡迴記者。當時他就不斷寄出信件給報紙出版,諷刺而幽默地記錄他的所見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