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塵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凡塵俗世。指人間。《晉書.卷九四.隱逸傳.索襲傳》:「宅不彌畝而志忽九州,形居塵俗而棲心天外。」唐.杜荀鶴〈題開元寺門閤〉詩:「唯有禪居離塵俗,了無榮辱挂心頭。」
2.世俗、庸俗。《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時司徒袁粲有高世之度,脫落塵俗。」《老殘遊記二編》第五回:「同塵俗人處,他一樣的塵俗;同高雅人處,他又一樣的高雅。」
塵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尋常、不平凡。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一折:「小則小偏和咱廝強,不塵俗模樣,穿著些打眼目衣裳。」也作「不尋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世俗。如:「塵俗」、「滾滾紅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迤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連續不斷的樣子。如:「遠望天邊迤邐的雲山,足以開拓胸襟,滌盡塵俗之氣。」
和光同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鋒芒內斂與世無爭,而與囂雜塵俗相融合。語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洗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洗除汙穢。《南史.卷七一.儒林傳.何佟之傳》:「性好潔,一日之間洗滌者十餘過,猶恨不足,時人稱為水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馮相身處朝市,向為塵俗所役,乍見山光水色,洗滌心胸。」
紅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繁華熱鬧的俗世。[例]看破紅塵、紅塵俗
一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塵,比喻物欲,佛家以色、聲、香、味、觸、法為六塵。一塵不染指修道人六根清淨,不受塵俗干擾。《喻世明言.卷二九.月明和尚度柳翠》:「他從小出家,真個是五戒具足,一塵不染,在皋亭山顯孝寺住持。」《紅樓夢》第一一三回:「我想他一塵不染,是保得住的了,豈知風波頓起,比林妹妹死的更奇。」後比喻品性高潔廉明。《清史稿.卷二九九.列傳.路振揚》:「向聞振揚操守廉潔,今覽此奏,非一塵不染者不敢言也。」《文明小史》第一二回:「他自己做了幾十年的官,依然是兩袖清風,一塵不染。」
塵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塵俗。《淮南子.俶真》:「芒然仿佯于塵埃之外,而消搖于無事之業。」《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屈原》:「濯淖汙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