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墨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朝明經科考試,規定考生以筆墨作答,闡述義理,稱為「墨義」。《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自唐以來,所謂明經,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記誦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正合宜的道理。如:「正義」、「義不容辭」、「義無反顧」、「仗義直言」。
行為合乎正義或公益的。如:「義舉」、「義行」、「義士」、「義演」、「義賣」、「義診」。
意思。如:「意義」、「含義」、「釋義」、「微言大義」。
無血緣關係或名義上的」。如:「義父」、「義母」、「義子」。
人工製造、的。如:「義齒」、「義肢」。
義大利的簡稱。如:「德義軍事同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房四寶之一,用來磨汁液寫字。如:「研墨」、「墨條」。
黑色的。如:「墨色」、「墨鏡」。
寫字、繪畫、印刷用的顏料。如:「墨水」、「油墨」。
文字、文章或知識。如:「胸無點墨」、「舞文弄墨」。
字畫的代稱。如:「墨寶」、「墨跡」。
墨家的簡稱。如:「儒墨」、「墨辯」。
墨西哥的簡稱。如:「美墨邊界」。
墨守成規:守著原有規矩,不知變通。如:「做事不可墨守成規,要懂得變通!」
記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默記所讀的書而背誦之。《宋史.卷一五五.選舉志一》:「自唐以來,所謂明經,不過帖書、墨義,觀其記誦而已,故賤其科,而不通者其罰特重。」《三國演義》第四○回:「粲博聞強記,人皆不及:嘗觀道旁碑文一過,便能記誦。」
口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述經義,為唐代科舉取士的一種方法。《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明經停口義,復試墨義十條。」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