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壅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壅塞不通。《晉書.卷六六.陶侃傳》:「筆翰如流,未嘗壅滯。」《鏡花緣》第三五回:「根源既清,中無壅滯,自然不至為患了。」也作「壅塞」。
2.抑鬱不得志。《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故下土無壅滯之士,國朝無專貴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停止、不流通。如:「停滯」、「滯留」、「滯銷」、「積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堵住、阻塞不通。如:「壅塞」。《國語.周語上》:「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
2.遮蔽、蒙蔽。《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之,大夫壅之。」《韓非子.難四》:「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
3.用泥土或肥料培養植物的根部。如:「壅肥」。漢.王充《論衡.道虛》:「物黃,人雖灌溉壅養,終不能青。」
(一)之又音。
壅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淤滯不通。《書經.舜典》:「明四目,達四聰」句下漢.孔安國.傳:「廣視聽於四方,使天下無壅塞。」《楚辭.嚴忌.哀時命》:「道壅塞而不通兮,江河廣而無梁。」也作「壅閉」、「壅滯」、「擁塞」。
應對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梁書.卷一三.沈約列傳》:「及居選官,任守隆重,書牘盈案,賓客滿門,雲應對如流,無所壅滯,官曹文墨,發擿若神,時人咸服其明贍。性頗激厲,少威重,有所是非,形於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筆翰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翰,文辭。「筆翰如流」形容文筆暢捷如流水。《晉書.卷六六.列傳.陶侃》:「遠近書疏,莫不手答,筆翰如流,未嘗壅滯。」
頭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風寒侵入頭部經絡,或因痰涎風火,阻礙經絡,以致氣血壅滯所致。頭痛的症狀往往日久不癒,時發時止,甚至一觸即發,有的患者更可兼見目眩的症狀。《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傳》:「太祖苦頭風,每發,心亂目眩,佗針鬲,隨手而差。」《三國演義》第二二回:「檄文傳至許都,時曹操方患頭風,臥病在床。」
辯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辨、分析。《南史.卷二二.王曇首傳》:「每上朝,令史恒有三五十人隨上,諮事辯析,未嘗壅滯。」
決斷如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策或判斷事情果斷迅速。《周書.卷三四.裴寬傳》:「漢善尺牘,尤便簿領,理識明贍,決斷如流。」《南史.卷一五.劉穆之傳》:「穆之內總朝政,外供軍旅,決斷如流,事無壅滯。」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