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人。如:「世上有好人,也有壞人。」
壞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人給教壞,使其行為變得有所偏差了。例:公眾人物行為一定愛端正,正毋會教壞人。(公眾人物行為一定要端正,才不會把人教壞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良、惡劣的。與「好」相對。[例]腐壞、壞人、壞心眼兒 ◎
艾瑞克森(E._Erikson)人格發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甯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艾瑞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成年早期(18~25歲):親密對孤獨的衝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於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係的風險。因為與他人發生愛的關係,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與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體。這裏有自我犧牲或損失,只有這樣才能在戀愛中建立真正親密無間的關係,...
杯水車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善名,並沒有真心誠意要去行善,於是對於不善的事情,就會說:「我也盡到行善的一份心了,但是因為社會上壞人實在太多了,所以我也沒有辦法。」本來善絕對可以勝惡,邪絕難勝正,但是假如社會上充斥了太多虛浮的善,善就會微弱到只剩一杯水的力量,邪惡的勢力當然會越來越大,最後是不是就會反過來,把善的勢力給取代了呢?由此看來,孟子「杯水車薪」的比喻是很具警惕意義的。後來這句成語多用來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
為虎作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倀,指被虎咬死的人,相傳靈魂將成為鬼而為虎所役使。為虎作倀比喻助人為虐。[例]這種幫助壞人,為虎作倀的人不可原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視、認為。如:「不該錯將好人當壞人!」「你當我是傻子?居然敢賣我贗品!」
助紂為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商代的暴君。助紂為虐比喻協助壞人做壞事。隋.祖君彥〈為李密檄洛州文〉:「達等助紂為虐,嬰城自固。」《紅樓夢》第九回:「後又附助著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也作「助桀為虐」。
陟罰臧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獎勵好人,懲罰壞人。《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