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9.22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和平的方法,處理對外的關係。通常或指一國的外交政策,或指處理外交的程序。
巨棒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一年美國總統老羅斯福推行的一種外交政策。為以潛在武力作後盾的擴張主義。一方面以溫和言詞表示美國的立場,一方面向對方施加各種壓力,以實現目標。如大力擴張海軍、積極參與外交事務,以取得亞洲與美洲各重要戰略地區(如巴拿馬運河及菲律賓),以保護名義控制了海地與尼加拉瓜,而使美國首次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開創了二十世紀的霸業。
國民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國國民與他國人民之間的外交活動,以輔助政府的外交事務。
2.以國民輿論或權能,監督並促成外交方針的擬訂。
外交辭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外交場合常為顧及許多因素,陳述與事實未盡相合的敷衍應付的說辭。後來比喻表面上動聽,實際上並不誠懇確實的言辭。如:「他說這種話只是種外交辭令,不可盡信。」
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內部的政治經濟和對外的外交關係都遭遇到困境。如:「滿清末年,因內政腐敗,外交又失利,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
穿梭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九七三年中東十月戰爭後,季辛吉穿梭奔走於有關各國之間,以降低以阿間戰事緊張的程度。後稱此種外交方式為「穿梭外交」。
外交照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察照知會。指外交部對外國使節,或各省長官對外交領事所遞交的一種外交文書。亦即一國政府將彼此相關的某一事件的意見通知另一國政府。也稱為「通牒」、「照會」。
外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外的情勢交相逼迫。如:「面對公司這種內外交迫的情形,經理能處理得如此迅速,真是不簡單。」
外交豁免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交人員於駐在國享有各種管轄豁免,使其執行職務時不受干擾的特權。如民刑事管轄豁免、作證豁免及免納稅捐等。在一般狀況下,外交代表即使有令駐在國無法容忍的行為,駐在國亦僅能宣布其為不受歡迎,要求派遣召回或逕予驅逐出境,不得將其留置問罪。目前由於國際情勢不斷演變,已將早年的絕對豁免主義,漸改為限制豁免主義,以避免豁免權濫用。
外交庇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館基於條約的規定,或駐在國的許可,可庇護駐在國或第三國的政治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