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夢境     
瀏覽人次:807 收藏人次:709047
夢中的一切幻象、幻覺。宋.陸游〈讀史〉詩二首之一:「人間著腳盡危機,睡覺方知夢境非。」
    
瀏覽人次:19896 收藏人次:4498712
1.睡眠時因腦部的意識活動,而引起的幻覺、幻像。[例]夢境
    
瀏覽人次:12742 收藏人次:4838196
疆界。如:「國境」、「邊境」。
地方、場合。如:「環境清幽」、「人間仙境」。
遭遇的情況。如:「順境」、「處境」、「家境清寒」、「漸入佳境」。
進展的程度。如:「學無止境」。
南柯一夢     
瀏覽人次:37913 收藏人次:1941582
廣陵人淳于棼在夢中被大槐國國王招為駙馬,當了南柯郡太守,歷盡人生窮通榮辱。醒來發現躺在大槐樹下,而一切的夢境均發生於樹旁之蟻穴。典出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比喻人生如夢,富貴得失無常。元.馬致遠〈女冠子.枉了閑愁套.么篇〉:「窮通皆命也。得又何歡,失又何愁,恰似南柯一夢。」
黃粱一夢     
瀏覽人次:35220 收藏人次:1223861
都還沒有煮熟呢!他感到很驚訝,所看到的事物都和原來的一樣,就說:「難道那些榮華富貴,都只是一場虛幻的夢境嗎?」道士回答說:「現在你應該知道,人一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場夢而已!」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黃粱一夢」,用來比喻榮華富貴如夢似幻,終歸泡影。
反映     
瀏覽人次:21645 收藏人次:1702500
1.由某事物的一定狀態而產生和它相符或相關的現象,稱為「反映」。[例]夢境有時可反映出一個人的潛在意識。
請君入甕     
瀏覽人次:21086 收藏人次:924146
01.清.梁廷枏《曲話》:「蔣心餘太史九種曲,吐屬清婉……其至離奇變幻者,莫如《臨川夢》,竟使若士先生身入夢境,與四夢中人一一相見。請君入甕,想入非非;娓娓清言,猶餘技也。」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20556 收藏人次:159720
屬於生理驅力和慾望,稱此原始力量為「Libido」,例如仇恨、恐懼。3.無法以回憶或聯想觸及。但可由夢境、口誤或筆誤、自由聯想或催眠等蒐集線索。故可解釋潛意識具有原始、不一致、幼稚的特徵。 參考文獻Weiten W. (1992)。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2nd ed).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 .吳來信(2008)。佛洛依德的人格層次:以冰山為例。2009年7月24日,取自:http://social.nou.edu.tw/backup/addcl...
毛骨悚然     
瀏覽人次:13154 收藏人次:1675694
:「你先回去,過幾天再迎接你過來。」興祖才正要抓起馬匹的韁繩,此時卻突然地醒了過來。隔天,興祖將這個夢境告訴朋友們,大家都覺得是不祥的預兆。不久,興祖有事要外出,經過婁虡家門時,感到全身的毛骨都寒冷恐懼起來,結果因此得了病。隨從攙扶著他回家,三天後,就死了。後來「毛骨悚然」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極端驚懼害怕。
想入非非     
瀏覽人次:11343 收藏人次:1017515
02.清.梁廷柟《曲話》卷三:「其至離奇變幻者,莫如《臨川夢》,竟使若士先生身入夢境,與四夢中人一一相見。請君入甕,想入非非;娓娓清言,猶餘技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