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9.349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學、獨立學院和專科學校的通稱。如:「他在今年如願考上臺北的一所大專,攻讀自己所喜愛的化工科。」
大專院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各公、私立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的統稱。
大專學生集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專學生軍訓教育分為在校軍訓與暑(寒)期集訓,暑(寒)期集訓為男生必修科目,集訓目的在鍛鍊學生健全體魄,陶冶高尚品德,修習戰鬥技能,養成規律生活,為文武合一的教育訓練。民國五十九年實施,九十四年廢止。
大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稱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的學生。如:「高等教育旨在培養大專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與健全的人格。」
大專暑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就讀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的役齡男子,於入學之初或就讀期間的暑假,由國防部徵召,在成功嶺接受為期三十五天的軍事訓練。如:「每年大專暑訓時的懇親會,總會造成附近交通壅塞。」
大專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稱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的教育。如:「這篇外文說明書非常艱深,連大專程度的學生也看不懂。」
大專聯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前各大學、獨立學院及專科學校聯合招生考試的簡稱。如:「他今年高中畢業,正準備參加大專聯考。」
大專運動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專運動會是大專院校中最高水準的運動比賽,一年舉行一次,由教育部主辦,各大專院校輪流承辦。
  大專運動會始於民國四十五年(1956),當時由於大專院校數增多,運動風氣日盛,有舉辦運動會的必要,於是加入了臺灣省中等學校運動會,在中等學校運動會增設大專組,從民國四十五年起臺灣省中等學校運動會也改名為「臺灣省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會」。
  後來因全國各大專院校數目增加更多,臺灣區中等以上學校運動會的參加人數也過於龐大,於是從民國五十九年開始,大專院校單獨舉行大專運動會,改由教育部主辦,第一屆的大專運動會於是誕生,從民國五十九年至民國八十四年止,已辦了二十五屆其間,從未間斷。
大專院校民族班(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專院校民族班是指大陸地區為發展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在重點大學所設的民族班。中共教育部於一九八○年六月發布[關於一九八○年在部分重點高等學校試辦少數民族班的通知],決定從一九八○年開始,有計畫有重點地在全國重點高等院校舉辦民族班。首先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大連工學院、陝西師範大學等五所院校試辦,共招收學生一百五十人。北京大學民族班為本科,其餘為預科,主要補習高中課程,特別是數理化,並提高漢語文能力。學員從參加高考的少數民族考生中擇優錄取,預科班招生分數線,以降低總分三十分為限。經過一至二年的補習,合格者直接升入本校本科有關專業學習。畢業後一般回原省、地工作。一九八一年增加中山大學...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運動總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運動總會是由國內各大專院校代表於民國七十九年(1990)八月所組成的體育行政組織。該會成立宗旨為推展大專院校體育活動,提高運動技術水準,加強體育教學,促進國際交流,加強體育學術研究,收集各項運動資訊及情報。該會任務計有:
1.舉辦與推廣大專院校聯賽制度。2.培訓大專院校優秀運動員。3.辦理大專院校優秀運動員之生涯輔導。4.發展大專院校體育教學及學術研究。5.提升大專院校運動風氣。6.推展大專院校國際體育交流活動。7.舉辦大專院校校際運動競賽。8.發展與提升大專院校運動文化。9.推展其他大專院校體育活動。事實上,該會之前身原本成立於民國四十六年,成立初期僅會員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