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7404 ms
共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為勇敢。如:「他以大無畏的精神,去執行警察勤務。」
|
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不。如:「無記名投票」。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ㄇㄛˊ。)
|
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
無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畏懼。《禮記.表記》:「無欲而好仁者,無畏而惡不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一百五十讚佛頌〉:「無畏功德中,斯但顯少分。」
2.佛教用語。指對自己有信心。《瑜伽師地論》卷七:「於自所證未得無畏。」
|
馬革裹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釋義3 3.用法4 4.義近.義反4.1 義近4.2 義反5 5.例句 1.出處 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牀在兒女子手中邪?」 2.釋義 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革︰皮革。 3.用法 表示戰死沙場,形容將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4.義近.義反 義近 以身許國、效死疆場、捐軀報國 義反 貪生怕死、臨陣脫逃、忍辱苟活 5.例句 當軍人的應該有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覺悟。
|
浩氣長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正義而獻身的大無畏精神,久留人間。如:「民族英雄文天祥忠勇愛國,寧死不屈,浩氣長存。」
|
氣沖霄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勢充盛,直上雲霄。形容大無畏的精神和氣概。元.陳以仁《存孝打虎》第二折:「便有那吐虹霓志,氣沖霄漢,命不濟枉長嘆。」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