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多因赤痢菌、沙門菌、病原大腸菌等細菌的感染,與腸管過敏、氣候劇變、精神壓迫等造成。症狀以腹瀉為主。一日腹瀉十餘次,大便呈水狀且半透明,略帶黃膿或血絲。還會發燒、嘔吐,或激烈腹痛。治療方法因病而異,主要需補充水分,多吃流質食品。也稱為「大腸粘膜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小」相對。如:「大樹」、「大河」、「眼睛大」、「力氣大」、「雷聲大,雨點小。」
最年長、排行第一。如:「大伯」、「大姨」、「大哥」、「大姊」。
重要的、偉大的。如:「大志向」、「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表示尊敬之意。如:「久仰大名」、「拜讀大作」。
指時間上更前或更後,有強調的意味。如:「大前天」、「大後天」。
表示程度之深。如:「大紅大紫」、「大吃一驚」、「大快人心」、「天色大亮」、「大失所望」、「大逆不道」。
差不多。如:「大約」、「大略」、「大概」、「大體而言」。
大夫:醫生。如:「住院大夫」、「主治大夫」。
大王:A>古代對君王或諸侯的尊稱。B>俗稱盜匪的首領。如:「山大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如:「炎熱」、「炎暑」、「炎炎夏日」、「世態炎涼」。
生病時身體發熱、紅腫、疼痛的現象。如:「發炎」、「肺炎」、「腸胃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大腸、小腸。是動物體內的消化器官之一。形狀似管,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如:「腸胃」、「腸炎」。
由動物腸子製成的食物。如:「粉腸」、「香腸」。
心思。如:「古道熱腸」、「牽腸掛肚」。
斷腸:比喻悲傷到了極點。
大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腸的下部。上接小腸,下連肛門,較小腸粗大而短,可依次分為盲腸、結腸與直腸三部分。大腸可吸收水分和一部分養分,並主宰排遺作用。
2.糯米腸的別名。參見「糯米腸」條。
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不易消化或刺激性的食物、毒物、病原微生物、過敏及壓力等引起的腸道炎症。急性腸炎多由細菌或攝食不當所引起,症狀為發病急驟、腹痛劇烈、腹瀉頻繁、頭痛、寒戰、發熱等,且會導致脫水。慢性腸炎多由慢性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所引起,症狀為長期腹瀉、腹痛、營養不良、體質虛弱等。治療時需注意補充體液。
腹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腸因受強烈刺激,致使黏膜分泌大量水分和電離子等稀釋刺激因子,並引起糞便迅速排出的現象。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