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主教     
瀏覽人次:560 收藏人次:123323
基督宗教教派之一,因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以別於後來的新教,亦稱之作舊教,或公教,天主教一詞是漢語之譯名。西元四七六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基督教東西兩部對峙,羅馬主教成為西部教會領袖。一○五四年東西正式分裂,以羅馬教皇為首的西部教會自稱公教,即天主教。其特徵為至一、至聖、至公,崇拜天主、耶和華外,尊馬利亞為聖母。天主教會是聖統制,強調信徒必須服從教會權威。也稱為「羅馬公教」、「羅馬教會」。
天主教禮儀     
瀏覽人次:1657 收藏人次:0
  天主教禮儀一詞是指天主教會敬天的宗教儀式,基督教各宗派稱為「崇拜」或「禮拜」儀式。此名詞譯自希臘文leitourgia,原義是為了民眾的緣故或為了團體的利益,所進行的工程,或公共的計畫。希臘文〔舊約聖經〕用此詞指對上主的崇拜,也指肋未(司祭)的職務,稱基督為leitourgos,意指崇拜禮執行者。最初數世紀說希臘語的基督徒用此詞指教會聖職人員的職務,也指敬大之禮的任何行為。東方教會則用來專指感恩祭(彌撤)。西方(拉丁)教會有很長的時期,以其他的名詞(如divine office or sacred rites等)來指對上主的崇拜禮。到第十八世紀時,才又採用「禮儀」(liturgy)一詞,以...
祭祖(天主教     
瀏覽人次:1018 收藏人次:0
  祭祖或稱對祖先的崇拜是中國人最古老的傳統,被認為是對祖先報本、思恩和盡孝。這種思想是中國人祭祖習俗之主要內涵。為盡孝道而祭祖的方式,雖與天主教的作法不同,但基本上與天主教教義並不相違悖。無論〔舊約〕或〔新約聖經〕都強調要孝敬父母(參見出廾.十二,弗六.一~三)。教會自創始以來就編訂安葬亡者儀式,並在舉行禮儀(彌撒)時追念逝世的親友等。因此利瑪竇來華傳教時,也容許信教者祭祀祖先。但以後來華的方濟會及道明會傳教士卻持相反的意見。問題的癥結不在於祭祖是否應該,而在於祭祖的儀式。反對者認為祭祖的禮儀含有宗教迷信的成分。雙方爭論良久,此即所謂「禮儀之爭」。教宗本篤十四世為了維護教規的一致,於一七四二...
中國禮儀之爭(天主教     
瀏覽人次:613 收藏人次:0
  第十六世紀時,天主教以利瑪竇為首,再度傳入我國,首先遭遇的問題,是如何使教義適應中國文化,具體地講,天主教對中國傳統的信仰及禮俗如何適應,哪些應視為宗教性的迷信而應予以揚棄,哪些合乎教義或與教義並不衝突可予以保留,或提升。當時實際遭遇的問題有:對宇宙的主宰應採用何種名稱?對盛行的祭祖及祀孔的禮儀應持何種態度?教友可否遵行,或者應視為宗教迷信,而予以禁止?對這些問題,傳教士們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利瑪竇作過詳細的研究之後,認為祭祖敬孔的禮儀並無敬拜偶像的用意,只是一些社會通行的禮儀,因此可以接受。在初期耶穌會傳教士當中,雖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但尚未產生嚴重的衝突。直到日後,即明末清初,道明會士及...
天主教(公教)     
瀏覽人次:422 收藏人次:0
  天主教也稱公教。西元一一七年安提阿(Antioch)的主教依納爵(Ignatius)已用公教稱呼基督所創立的宗教。以後尼西亞(Nicaea)及君士坦丁(Constantine)大公會議(Councils, 381)將之列為當信的道理,而在信經中有「我信唯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一條,一直沿用至今。何謂至公?這一稱呼與各基督教會及與天主教又有怎樣的關係?茲分段敘述:
1.公教一詞的原意公教一詞所指首先是一個特質,說出教會性質的普遍性;天主在耶穌基督書上所開展的救世大業概括整個受造的起始和終結,涉及人的生命和死亡;教會是在全部歷史及整個世界中代著基督的臨在;教會既是救恩的...
樞機 (天主教     
瀏覽人次:320 收藏人次:0
  中文「樞機」所譯的西名原字能與二個拉丁字有關係。一是Cardo意即樞紐,「樞機」是根據此一拉丁字而譯的中名。另一是incardinare,假使根據此一拉丁字來譯,那麼「樞機」便不適合了(其義見後文)。今天「樞機」的中譯已經固定,俗稱「紅衣主教」,由於樞機的禮袍是紅色之故,象徵為主殉道流血的信仰。
  樞機是很早便保留在天主教的職務,由教宗擢陞,其學識和道德,以及辦事才智應超群出眾。按照一九一七年頒布的天主教法典,樞機至少該是司鐸;之前無此規定,中古時代教友也有擢陞為樞機的。但一九八三年天主教法典頒布之後,擢陞樞機應該祝聖為主教,雖然可以豁免。
  樞機組織為團,有團長與...
天主教聖心大學(義大利米蘭)     
瀏覽人次:311 收藏人次:0
  天主教聖心大學乃依一九二○年聖公理教會(Sacred Congregation)之教令,於一九二一年冬正式開辦;初僅具社會科學與哲學,而今已是校地散布四地區(Milan, Rome, Piacenza, Brescia),學生數逾二萬二千人,教師數逾二千人之大學。自認一貫學風為表達之自由,與讚美天主,為一宗教氣氛濃郁之學府。該校於一九二四年獲義大利政府認可後,始授予學位(degree)與證書(Diploma)。
  該校所分處之四個地區,各有其學院:
  1.米蘭(Milan):行政中心(main headquarters),並有法律、政治、經濟商業、文哲(letter...
祕魯天主教主教大學(祕魯)     
瀏覽人次:204 收藏人次:0
  祕魯天主教主教大學設立於一九一七年之天主教大學,於一九四九年成為法定國立大學,並得以授予學位。一九四二年,大學獲得教廷認可(Pontifical)榮銜迄今。
  聖公會(Sacred Congregation)宣布設立大學之主教議會(Episcopal Council),由大學執行長(Grand Chanceller)領導,其人由利馬總主教兼任。另設有大學會(Asamblea)及大學議會(Consejo Universitario)。
  截至一九九二年止,學生總數約一萬零九百人,教師一千四百餘人。該校總圖書館藏書至一九九○年共計三十萬冊。另設有考古學博物館一座。
彌撒(天主教     
瀏覽人次:202 收藏人次:0
  「彌撒」是天主教的專有名詞,是拉丁語Missa的音譯,原指「遣散」,或「被派遣」之意。意思是:在舉行禮儀後,信友奉派在日常生活中去實行從禮儀中所接受的天主的旨意。最初其他禮儀慶典也有此種遣散儀式。從第四世紀開始,此「彌撒」一詞就專指感恩祭的舉行。在最初幾個世紀也採用其他的名稱,如:分餅、主的晚餐、主的慶典、感恩、祭獻、聚會、神聖的禮儀等。今天教會雖仍保留「彌撒」一詞,但逐漸普遍地採用「感恩祭」(Eucharist/Eucharistic Sacrifice)。
  顧名思義,彌撒的不同名稱指示出其主要意義,因此彌撒是:(1)祭獻:透過彌撤的禮儀,教會紀念並實現基督在十字架上所作的...
天主教宗座智利大學(智利)     
瀏覽人次:192 收藏人次:0
  天主教宗座智利大學前身為一八八八年所創立之技術學校,初授商學、會計、化學、電力等課程。一九三○年改為現在名稱,翌年獲學術當局承認。目前包括九個校區(四個在聖地牙哥Santiago,五個在南智利),共有十八個學院。並有電視公司、附屬醫院(屬醫藥學校)、鄉村生活基金會及二個博物館。
  該校為接受智利政府高等教育預算中百分之十一.五補助(各大學中次高者)之私立天主教學校,經費亦來自所屬各單位及私人捐款等。其教育宗旨為:培育研究工作者、提供國家建設人才、豐富社區文化生活三項。
  該校設校長(rector)一人,副校長二人,負責行政及學術事務。大學委員會(university...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