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3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稱北斗星為天罡
2.道家指神煞。道書有三十六天罡,配七十二地煞。《西遊記》第二回:「有一般天罡數,該三十六般變化。」
天罡地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罡:(1)星名,即北斗。葛洪〔抱朴子.雜應〕:「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覆其頭,以罡指前。(2)叢辰名,月內凶神。〔協記辨方〕:「陽建之月,前三辰為天罡,後三辰為河魁,陰建之月反是。(3)神煞名。道書有三十六天罡,配二十四地煞,以為罡炁神煞取用;但是較通行的說法則認為:北斗眾星中有七十二個地煞星,每個地煞星各有一個神,合稱「七十二地煞」。〔水滸傳〕中即用以附會朱武等七十二員梁山泊的首領,與三十六天罡隨著小說的流行而為民間所熟知。在臺灣民間的陣頭中即有「宋江陣」,由武師訓練手持式具,並有畫上臉譜的,在繞境遊行等廟會活動中表演。
天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參見「天罡」條。
2.凶神煞星。《水滸傳》第一回:「一來天罡星合當出世,二來宋朝必顯忠良,三來湊巧遇著洪信。豈不是天數!」
三十六天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小說家因以附會為梁山泊的三十六員猛將。如《大宋宣和遺事》、《水滸傳》等即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罡風」、「天罡」等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宗教上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數目極大。如:「天價」。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內完成。」
花拳繡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好看而不實用的拳術。《西湖二集》卷三四:「相處一班惡少:葉宗滿、徐惟學、謝和、方廷助等,都是花拳繡腿,好剛使氣,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人。」
傀儡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9~20條。(同註1)一個完整的傀儡戲班,備有72個頭部、36具身軀,代表道教的七十二地煞與三十六天罡。傀儡戲的伴奏分成「北管」、「南管」兩種,演出時,與操偶師一樣,樂師也隱身在後臺演奏。 祭煞「祭煞」是道教中驅逐鬼魔的儀式,由於臺灣的傀儡戲都用在與道教有關的祭煞,了解「祭煞」便成為了解傀儡戲的重要環節。祭煞通常用於溺水、火災,在這些事故場所通常都會進行「鍾魁抓鬼」的表演,操偶師喃喃唸著咒語、邊操縱著黑臉的鍾魁或紫臉的田都元帥做出揮劍的姿勢,表示斬妖除魔。祭煞儀式並不是要給觀眾看的,也沒有人願意觀看這種儀式,等到儀式完...
宋江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共一○八人。陣中備有盔甲、盾牌、短刀、雙斧等兵器,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或以為源出《水滸傳》中宋江操練部眾的陣式而得名。
七十二地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北斗叢星中有三十六個天罡星,七十二個地煞星。元末明初施耐庵以此附會為小說《水滸傳》裡梁山泊的大小頭領,共一○八人。《水滸傳》第二回:「此殿內鎮鎖著三十六員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伯單八個魔君在裡面。」後用來比喻凶惡難惹的人物。如:「他是來自七十二地煞的人物,別惹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