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7.5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失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得當、不合時宜。《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前所以時有叛者,皆由牧養失宜,還為其害故也。」宋.蘇軾〈答王庠書〉:「非寒暖失宜,則飢飽過度。」
用舍失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政措施不當。明.胡廣《文天祥從容就義》:「權臣誤國,用舍失宜。」
輕重失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宜,適宜妥當。輕重失宜指對事物的輕重處置失當。宋.蘇舜欽〈論宣借宅事〉:「若死行陳之家與伎術之輩,均用此賞,臣竊恐輕重失宜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當、適合。如:「適宜」、「宜人」。
應該。如:「不宜張揚」、「不宜喧嚷」。
相安、和順。如:「宜室宜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過勿憚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後漢書·卷六十八:「事失宜正,過勿憚改。天下通喪,可如舊禮。」 2.語譯 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迷途知返。 相反詞 執迷不悟。 5.例句 人非聖賢,誰能無咎,《書》不云乎,過勿憚改,放下屠刀,打個箕斗,立地成佛。
舉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或動作。《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因見這般舉動,心裡敬他。」
用行捨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行捨藏目錄1 釋義2 古例3 譯文4 今例5 近義6 反義 釋義用,任用。行,出任。捨,不用。藏,隱退。被任用時就出任,不被任用時就隱退。 古例論語 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捨之則藏,為我與爾有是夫!』」 譯文孔子告訴顏淵:「被國君任用時就出來做官,不被任用時就隱退,只有你和我是這樣的。」 今例用行捨藏是中國古代知識份子理想的行為規範。 近義用之則行、有道則現,無道則隱 反義用捨失宜、老馬戀棧
誤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敗壞國政。《新唐書.卷一八三.韓偓傳》:「渙作宰相或誤國,朕當先用卿。」明.胡廣《文天祥從容就義》:「權臣誤國,用舍失宜。」
著三不著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事或說話思慮不周,輕重失宜。《程乙本紅樓夢》第五五回:「那趙姨娘原有些顛倒,著三不著兩,有了事就都賴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