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7.49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相安、和順。《禮記.大學》:「弟,而后可以教國人。」
2.適當。《呂氏春秋.不苟論.當賞》:「主之賞罰爵祿之所加者,則親疏遠近賢不肖,皆盡其力而以為用矣。」
3.共享。《詩經.鄭風.女曰雞鳴》:「弋言加之,與子之。」
合適、相稱。如:「動靜皆」。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二首之二:「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
1.應該、應當。如:「不喧鬧」、「不妄自菲薄」。
2.大概、似乎。《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今陰陽不調,更曆之過也。」
1.事。《禮記.月令》:「天子乃與公卿大夫共飭國典,論時令,以待來歲之。」
2.姓。如元代有桂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適;室、家,家庭。「家」指新娘嫁入夫家,全家夫妻和諧,家庭美滿。語本《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其室家。」今多用為女子出嫁時的祝賀語。明.沈受先《三元記》第六齣:「奴家金氏,良人馮商,家,尚未弄璋弄瓦。」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齣:「思漢廣,洗淨鉛華,有風有化,家。」《兒女英雄傳》第二八回:「公子此時是春來天上,喜上眉梢,樂不可支,倒覺滿臉週身有些不大招折兒。無奈是家的第一齣戲,自然得說幾句門面話兒。」
因地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清史稿.卷四二一.朱嶟傳》:「惟各省情形不一,因地制,隨時變通。」《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們既不博古,焉得通今?這可就要知因地制、因時制的道理了!」
因時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根據不同時期的情況,採取合的措施應對。《周書.卷二四.盧辯傳》:「自魏末離亂,孝武西遷,朝章禮度湮墜咸盡。辯因時制,皆合軌度。」《文明小史》第一回:「除了幾處通商口岸,稍能因時制,其餘十八行省,那一處不是執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便行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上級許可,不用請示而自己斟酌情形處理事務。《漢書.卷七四.魏相傳》:「數條漢興以來國家便行事,及賢臣賈誼、鼂錯、董仲舒等所言,奏諸施行之。」也作「便施行」。
老少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人小孩都適。如:「這部電影通俗易懂,不但有趣,又極具教育意義,真是一部老少咸的好作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情的機。唐.白居易〈與王承宗詔〉:「卿今受命之後,足得節制三軍,使其不失事。」
2.事情。唐.白居易〈與鄭絪紹〉:「省所奏邕管黃少卿及子弟等事,具悉。」《文明小史》第二三回:「次日,萬撫臺接印,各官稟見,問了些地方上應辦的事。」
之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應某種時機而暫用的計謀。《後漢書.卷六六.王允傳》:「杖正持重,不循權之計,是以群下不甚附之。」《醒世恆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我叫你去,不過權之計,如何卻做出這般沒天理事體。」
不合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適合時下的潮流、趨向。《漢書.卷十一.哀帝紀》:「皆違經背古,不合時。六月甲子制書,非赦令也,皆蠲除之。」《紅樓夢》第六三回:「因我們投親去了,聞得他因不合時,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也作「不入時」。
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某事物有利益的事。《漢書.卷六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嚴助》:「朝覲奏事,因言國家便。」《後漢書.卷六五.皇甫張段列傳.皇甫規》:「臣比年以來,數陳便。」
2.方便合。如:「便行事」。《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郅都》:「孝景帝乃使使持節拜都為鴈門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從事。」《紅樓夢》第三八回:「把那大團圓桌子放在當中,酒菜都放著,也不必拘定坐位,有愛吃的去吃,大家散坐,豈不便。」
3.適、舒適。宋.劉子翬〈南歌子.伎倆無多子〉詞:「寵辱棋翻局,光陰鳥度枝。頹然徑醉是便。」《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消遙快樂是便,到老方知滋味別。」
1.物價低廉。如:「這件衣服真便。」《初刻拍案驚奇》卷六:「只此也要得一半價錢,極是便的。」
2.不應該得到或額外的利益。《朱子語類.卷四三.論語.子路篇》:「君子無許多勞擾,故易事。小人便愛些便,人便從那罅縫去取奉他,故易說。」《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只是一個為人率真,在鄉里之間,從不曉得占人寸絲半粟的便,所以歷來的父母官,都蒙相愛。」
3.使得到好處。《紅樓夢》第二一回:「必定是外頭去掉下來,不防被人揀了去,倒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