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7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妄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亂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南史.卷七○.循吏傳.何遠傳》:「卿能得我一妄語,則謝卿一縑。」《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汝年尚少,何得妄語?」也作「妄說」、「妄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虛假、荒誕。如:「妄語」、「妄誕」。
信口雌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宦海》第一一回:「在下做書的更不便無端妄語,信口雌黃。不過照著有聞必錄的例兒,姑且的留資談助。」
妄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便胡說或指荒唐無稽的話。《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西遊記》第三七回:「聽汝之言,憑據何理?妄言禍福,扇惑人心!」也作「妄說」、「妄語」。
隱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可告人的事情。《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善否陳前,靡有隱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況又口出妄語欺誑,眼見得中有隱情了。」
三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妄出入、不妄語言、不妄憂慮。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二○.雜識》:「齊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語言、不妄憂慮。」
妍皮不裹痴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外表清秀美麗,內在必定聰慧。比喻內外一致。《晉書.卷一二八.慕容超載記》:「超自以諸父在東,恐為姚氏所錄,乃陽狂行乞。秦人賤之,惟姚紹見而異焉,勸興拘以爵位。召見與語,超深自晦匿。興大鄙之,謂紹曰:『諺云:「妍皮不裹痴骨」,妄語耳。』」
十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沙彌和沙彌尼所受的十條戒律,即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不聽視歌舞、不坐高廣大床、不非時食、不蓄金銀財寶。〈沙彌十戒法并威儀〉:「汝今已受沙彌十戒竟,當盡形壽頂戴奉持。」
八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家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坐高廣大床、不著華鬘瓔珞、不習歌舞伎樂等八條戒律。《佛般泥洹經.卷下》:「行斯八戒,當正爾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