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始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始至終。《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安雖受朝寄,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於顏色。」
2.事情從開始到結束的經過情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那女子把別後事情,及下汴尋生,盤纏盡了,失身為娼始末根緣,說了一遍。」《儒林外史》第五○回:「這縣尊是浙江人,見是本省巡撫親提的人犯,所以帶人親自拿去的。其實犯事的始末,連縣尊也不明白。」
始末標誌測試卡式磁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卡匣式磁帶機的一種標準磁帶。它提供磁帶開始(BOT)、結束(EOT)標誌孔的標準位置信號,用來調整卡匣式磁帶機的磁帶開始、結束標誌檢測器,並檢驗卡匣式磁帶機所使用各種磁帶的開始,結束標誌孔是否符合標準規格,以確保資訊的互換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情的起頭、開端。如:「開始」、「始終如一」、「周而復始」、「始料未及」。
最早的、最初的。如:「始祖」、「創始者」。
才、然後。如:「始見成效」、「始告完成」、「千呼萬喚始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端。如:「末節」、「末端」、「末梢」。
事物的最後。如:「歲末」、「十九世紀之末」。
不重要的、不是根本的事情。如:「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碎屑、細粉。如:「粉末」、「粉筆末」、「藥末兒」。
傳統戲曲扮演中年男子的角色。如:「正末」、「副末」。
良莠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如是我聞四》張鷟《朝野僉載》稱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當時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其源流始末,則劉師退先生所述為詳。蓋舊滄州南一學究與狐友,師退因介學究與相見,軀幹短小,貌如五六十人。衣冠不古不時,乃類道士。拜揖亦安詳謙謹,寒溫畢,問枉顧意,師退曰:「世與貴族相接者,傳聞異詞,其間頗有所未明。聞君豁達,不自諱,故請袪所惑。狐笑曰:「天生萬物,各命以名,狐名狐,正如人名人耳;呼狐為狐,正如呼人為人耳,何諱1>之有?至我輩之中,好醜不一,亦如人類之內,良莠不齊。人不諱人之惡,狐何諱狐之惡乎?第言無隱。」 〔注解〕 (1) 諱:音ㄏㄨㄟˋ,有所隱避的事物。
不寒而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不寒而栗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ˋ漢語拼音︰bù hán ér lì釋義︰即「不寒而慄」。見「不寒而慄」條。 01.《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是日皆報殺四百餘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佐吏為治。」(源) 02.宋.蘇軾《東坡志林.卷四》:「人而有知也,升是堂者,將見其不遡而僾,不寒而栗。」 參考詞語︰不寒而冽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ㄝˋ漢語拼音︰bù hán ér liè釋義︰即「不寒而慄」。見「不寒而慄」條。 01.明.袁宏道〈鄭母節行始末〉:「閨門之內,不寒而冽,課子克家有聲,古烈女所載,無以過也。」
尾大不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尾巴過大就不易擺動。比喻下屬的勢力強大,在上者難以駕馭。語出《左傳.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後亦比喻事物因本末關係倒置,形成難以控制的局面。明.郎瑛《七修類稿.卷八.國事類.陳友諒始末略》:「今乘尾大不掉之舟,損兵弊甲,遲遲與吾相持。」也作「末大不掉」、「尾大難掉」。
誨人不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耐心教導人而不知倦怠。《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幸虧那瞿先生誨人不倦,當下就把那住家野雞的始末根原,詳詳細細的演說了半天。」也作「誨而不倦」。
青紅皂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皂,黑色。青紅皂白指各種不同的顏色。比喻事情的始末、是非曲直。[例]他一進門,就不分青紅皂白的大聲罵人。
來龍去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堪輿家稱山脈的起伏為「龍」,其主峰稱為「來龍」;山谷中溪流稱為「脈」,而其主流則稱為「去脈」。「來龍去脈」指從頭到尾像脈管一樣連貫著的地勢。明.無名氏《運甓記》第一三齣:「此間前岡有塊好地,來龍去脈,靠嶺朝山,種種合格,乃大富貴之地。」後比喻事情首尾始末條理清楚。清.劉熙載《藝概.詩概》:「律詩中二聯必分寬緊遠近,人皆知之,惟不省其來龍去脈,則寬緊遠近為妄施矣!」也作「來蹤去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