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39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嬰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龍喉下逆長著尺把長的鱗片,若有人觸犯鱗片,龍必怒而殺人。語本《韓非子.說難》:「夫龍之為虫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故後世將臣子勇於諫諍而冒犯君主威嚴,或觸怒有強權的人而招致殺身者,稱為「嬰鱗」。宋.蘇軾〈謝中書舍人啟〉:「出而從仕,有狂狷嬰鱗之愚。」也作「批逆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魚類或爬蟲類動物表皮所長的小薄片,有保護身體的作用。如:「魚鱗」、「鱗片」。
像魚鱗般的。如:「鱗莖」、「遍體鱗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乳兒。如:「嬰兒」、「女嬰」、「男嬰」、「棄嬰」。
批逆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鱗,指龍喉下倒生的鱗片。批逆鱗引申為直言諍諫。參見「嬰鱗」條。《戰國策.燕策三》:「奈何以見陵之怨,欲批其逆鱗哉!」《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陛下導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數批逆鱗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