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9.99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孝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敬奉親長。如:「孝親楷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如:「父親」、「母親」、「雙親」、「慈親」。
具血緣或因婚姻而建立關係的。如:「親人」、「親兄弟」、「親朋好友」、「姻親」。
自己的。如:「親口」、「親自」、「親手」、「親眼看到」。
接近。如:「親近」、「親信」、「親和力」。
愛。如:「親愛」、「相親相愛」。
指婚姻之事。如:「成親」、「結親」、「提親」、「求親」。
指新娘。如:「娶親」、「迎親」。
接吻,或用面部接觸。如:「親嘴」、「親吻」。
夫妻雙方的家屬稱呼對方的父母。如:「親家公」、「親家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愛順從親長。如:「孝順」、「孝道」、「孝敬」、「百善孝為先」。
居喪的禮儀。如:「守孝」。
居喪時所穿的孝服或佩戴。如:「脫孝」、「孝服」、「披麻戴孝」。
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的榜樣。如:「他的孝親行為,堪為典範。」《宋史.卷三四七.列傳.顏復》:「請令禮官會萃古今典範為五禮書。」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一.叙諸家文字.叙圖畫名意》:「古之祕畫珍圖名隨意立,典範則有《春秋》,《毛詩》、《論語》、《孝經》、《爾雅》等圖。」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元普渡在民間傳統中,每到中元節這一天,中元節為什麼要拜拜普渡呢?所謂中元節,其實是結合佛教「目連救母」發展出 來的「盂蘭盆節」,以及道教天、地、水三官的「三元祭」演變而成的民間習俗,前者為孝親而超渡孤魂餓鬼,後者是地官清虛大帝巡視人間赦罪之日,因此要誦 經、祭拜,由於「盂蘭盆節」及「中元」恰巧都在農曆7月15 日,後來便結合成我們現今所說的「中元節」,要拜神也要以牲果來普渡孤魂野鬼。廟裡拜、公司拜、家裡也拜,儀式有何不同?中元普渡形式眾多,有由數個村里或地方大姓宗親舉辦的公普或廟普,通常在每年農曆7月的同一天,以一個...
孝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孝順奉養父母的行為。《周禮.地官.師氏》:「孝行以親父母。」《三國演義》第九回:「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
蔡順分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蔡順孝親的故事。王莽末年天下大亂,順拾桑椹,赤椹與黑椹分器盛裝,途遇赤眉軍,問其原因,順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赤眉軍感其孝順,於是送他二斗米,一隻牛蹄。見《蒙求.卷下.蔡順分椹》。
懷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吳人陸績幼時拜見袁術,袁術以橘款待,陸績懷藏三枚,欲歸奉母。見《三國志.卷五七.吳書.陸績傳》。後比喻孝親。唐.駱賓王〈疇昔篇〉:「茹荼空有嘆,懷橘獨傷心。」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