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7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季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春秋時魯大夫季孫氏與孟孫氏。《國語.周語中》:「歸,王問魯大夫孰賢?對曰:『季孟其長處魯乎!』」
2.介於上下之間的等級。參見「季孟之間」條。《隋書.卷七○.楊玄感等傳.史臣曰》:「然志性輕狡,終致顛覆,其度長挈大,抑陳項之季孟歟!」
季孟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三卿,季孫氏為上卿,最貴;孟孫氏為下卿,不用事;而齊景公欲以介於此二者之間的地位對待孔子。見《論語.微子》。後多用以指上等和下等之間。《晉書.卷七五.王湛傳》:「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餘。湛聞曰:『欲處我於季孟之間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如:「孟仲叔季」。
一季月分居首的。如:「孟月」、「孟春」、「孟冬」。
孟子或孟子一書的簡稱。如:「孔孟」、「論孟」。
孟浪:行事衝動,不經考慮。如:「他年輕氣盛,做事總是很孟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兄弟姊妹排行最小的。如:「伯仲叔季」。
最後、末尾的。如:「季冬」、「季世」。
三個月為一季。如:「夏季」、「春季」。
時期,指一段時間。如:「花季」、「旺季」、「雨季」。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季有三個月。如:「這個節目已經做了十三季。」
姓。
寸草春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孟郊〈遊子吟〉(據《全唐詩.卷三七二.孟郊》引)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1>心,報得三春暉2>! 〔注解〕 (1) 寸草:小草,比喻子女。 (2) 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三春,春季孟春、仲春、季春三個月。暉,日光。
舉足輕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體。後被刺傷而身亡。 (3) 天水:地約在今甘肅省。 (4) 隗將軍:隗囂(?∼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隗,音ㄨㄟˇ。 (5) 蜀:四川省的簡稱。此指公孫述。 (6) 漢:指東漢(西元25∼220),光武帝至獻帝都於洛陽,因洛陽在西漢首都長安的東邊,故稱為「東漢」。又因建於劉邦所建的西漢之後,並承續其國脈,故亦稱為「後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辱人而使之感到羞慚。《禮記.表記》:「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者病人,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季孟嘗折愧子陽而不受其爵。」
置之度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東觀漢記.卷一.光武帝紀》六年,春二月,吳漢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獨公孫述1>、隗囂2>未平,帝曰:「取此兩子置度外3>。」乃休諸將,置酒賞賜之。 〔注解〕 (1) 公孫述:?∼西元36,字子陽,東漢扶風茂陵人。王莽末,公孫述據蜀稱王,後被東漢光武帝所滅。 (2) 隗囂:音ㄨㄟˇ ㄒ|ㄠ。?∼西元33,字季孟,東漢成紀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3) 度:考慮。〔參考資料〕 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
妄自尊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儀容衣著與土、木等做成的偶像近似。 (11) 稽:留住。 (12) 囂:隗囂(?∼西元33),字季孟,東漢時人。王莽末,據隴西,稱西州上將軍。旋屬光武,後又叛附公孫述。光武西征,囂敗死。 隗,音ㄨㄟˇ。
政出多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令由許多部門發出。語本《左傳.成公十六年》:「魯之有季孟,猶晉之有欒范也,政令於是乎成。今其謀曰:『晉政多門,不可從也。』」比喻中央政府或領導階層權力渙散。《晉書.卷一一七.姚興載記上》:「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權去公家,遂成習俗。」《元史.卷一五○.何實傳》:「古者一相,專任賢也,今宰執員多,政出多門,轉相疑忌,請損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