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501.1314 ms
共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孤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孤生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雲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孫竹竹枝根之末。」漢.張衡〈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雲和之瑟。」
2.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常作定律或調律之用。晉.張協〈七命〉:「吹孤竹,拊雲和。」
|
孤竹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殷商時的諸侯。姓墨胎氏,為神農之後,商湯時始封作孤竹君。《史記.卷六一.伯夷傳》:「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
|
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稱無父的孩子,今多指父母皆無的孩子。如:「孤兒」、「孤子」、「孤女」、「託孤」。
單獨寂寞的。如:「孤寂」、「孤獨」、「孤單」、「孤零零」、「孤掌難鳴」。
性情乖僻。如:「孤僻」、「孤傲」。
古代王侯的自稱。如:「孤王」。
|
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年生常綠植物。種類極多。葉形狹長。圓莖而直,中空有節。分地上莖與地下莖,地下莖向上生筍,可食用。莖質堅韌,可供建築、造紙、製器等之用。
|
老馬識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周室衰微,齊桓公以管仲為相,對內提升國力,對外率諸侯尊崇周天子的地位,阻止蠻族入侵,成為春秋時期五位霸主中實力最為強大的一位。據《韓非子.說林上》載,有一次管仲、隰(ㄒㄧˊ)朋隨著桓公去征伐孤竹國,由於去的時候是春天,而回來的時候卻已經是冬天,景物變化很大,讓他們迷失了回國的方向。正當眾人無計可施時,管仲想起老馬可以記得以前走過的路。於是挑選了幾匹老馬,讓牠們在前面任意行走,軍隊跟在後面,果然找到了原路回國。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對情況比較熟悉,容易把工作做好。
|
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於潁水之濱。死後,葬於箕山頂,堯號為「箕山公神」,以配食五岳。
(6) 伯夷:名元,字公信。殷末孤竹君之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叔齊讓位給兄長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及殷亡,恥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7) 操違:操守、德行不同。
(8) 精麤:精細或粗糙。麤,音ㄘㄨ,通「粗」。〔參考資料〕 三國魏.曹植〈陳審舉表〉(據《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引)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書》曰:「有不世...
|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元.釋大圭〈次韻王觀明爛柯引〉:「入關爭先取秦鹿,逡巡失路行孤竹。……。兩豪角立成敵國,一決雌雄看終局。」
|
戮力同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一國。遂南征伐楚,濟汝,踰方城,望汶山,使貢絲於周而反。荊州諸侯莫敢不來服。遂北伐山戎,刜令支、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與諸侯飾牲為載,以約誓于上下庶神,與諸侯戮力同心。
|
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坡。《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生孤竹》:「千里遠結婚,悠悠隔山陂。」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二下.楚遊日記》:「土人環石為陂,壅成巨潭,以灌山塍。」
|
迷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無法弄清楚。《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