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孫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長卿,生卒年不詳,齊人,春秋時兵法家。吳王闔閭用為將,破楚,威逼齊、晉,遂霸諸侯。著有孫子十三篇。
孫武光面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體二性型顯著,雌型殼體低矮長伸,雄型殼體高而短。兩種殼體略呈不等邊四邊形或五角形,前端小於後端,腹緣腳掌形。殼表光滑。殼體爲五角形或不等邊四邊形,鼓脹,無緣稜。背緣的最高點位於中央子午線上,前、後背緣傾斜。前背緣與前緣的交接點有一個交接角,後背緣以圓弧形直接連接腹緣。前緣傾斜,腹緣爲腳掌形,前腳掌小於後踵,有腳弓。殼表光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姓。如春秋時齊國有孫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與技擊有關的。如:「武功」、「武術」。
與軍事有關的。如:「武備」、「武器」。
勇猛。如:「威武」、「孔武有力」。
窮兵黷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窮兵黷武」係由「窮兵」及「黷武」二語組合而成。 「窮兵」是出自《孫臏兵法.威王問》。《孫臏兵法》總結戰國中期之前豐富的作戰經驗,繼承孫武《孫子兵法》的軍事思想,敘述進攻及佈陣的運用方法,其中「以道制勝」是本書的重點。在〈威王問〉篇中,孫臏引述了「用兵無備者傷,窮兵者亡」這兩句話,來說明「道」也就是用兵的方法。這兩句話說的是:在戰爭中,用兵沒有做好防備的人一定會受傷,用盡全部兵力的人一定會招致滅亡。 「黷武」則是出自《後漢書.卷七三.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劉虞》,根據記載,節度使劉虞對公孫瓚原本就有些不滿,後來又因為兒子劉和在公孫瓚陰謀下被袁術扣留做人質,仇怨就更深了。公孫瓚雖然幾次和袁紹交戰都...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必有天才,拔群出類,為將則闇與孫武、吳起同術,執政則懸得管仲、子產之教,雖未讀書,吾亦謂之學矣。」  參考詞語︰出群拔萃注音︰ㄔㄨ ㄑㄩㄣˊ ㄅㄚˊ ㄘㄨㄟˋ漢語拼音︰chū qún bá cuì釋義︰猶「出類拔萃」。見「出類拔萃」條。 01.唐.韓愈〈與崔群書〉:「以此而度之,誠知足下出群拔萃,無謂僕何從而得之也。」 02.明.高琦《文章一貫.卷上》:「但當以理為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群拔萃。」  參考詞語︰拔類超群注音︰ㄅㄚˊ ㄌㄟˋ ㄔㄠ ㄑㄩㄣˊ漢語拼音︰bá lèi chāo qún釋義︰猶「出類拔萃」。見...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全祖望〈孫武子論〉:「當吳人之大舉也,楚之來相拒者為子常,斯其人如沐猴而冠,而又罷於奔命之餘,以遇常勝之師,兵未交而膽已落。」
無懈可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孫武所撰的《孫子》,是一本兵書,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三國魏曹操十分推崇本書,並為其作注解。典源「擊其懈怠,出其空虛」,原是《孫子.計篇》「攻其無備,出其不意」這兩句話的注,大意是:趁敵人沒有防備的狀態下發動攻擊,在敵人意想不到的情況下採取行動。即在對方毫無準備時,給予迅速的攻擊,是用兵取勝的戰略之一,相對的,如果我軍沒有任何缺點可讓人攻擊,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清.歐陽兆熊等合著的《水窗春囈.卷下.部曹才學》中,說到草擬奏章之人大都有才學,但考場失利,而他們「所作奏稿咨稿,駁斥事理,悉無懈可擊」,即指所作的奏稿咨稿沒有缺點可以攻擊。後來「無懈可擊」這句成語就從「擊其...
以逸待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逸待勞」原作「以佚待勞」。《孫子》一書為春秋孫武所撰,共十三篇,為古代兵書之一,內容分析戰爭形勢,探討軍事作戰策略、方式,為歷代兵書之祖。〈軍爭〉一篇中由「治氣」、「治心」、「治力」、「治變」等多方面談作戰方法。先就「治氣」來說,軍隊的士氣在初期最為旺盛,接下來就會逐漸怠惰,久了以後思歸之心殷切,軍心渙散。善用兵的人就會避開初期的銳氣,而選擇這個時機發動攻擊,這是「治氣」。以整治自己的心,料敵機先,來等待敵軍的撓亂不安;以鎮靜自己的心,方寸不亂,來對付敵軍的喧鬧囂雜,這是「治心」。就近等待遠來之敵,以安逸等待疲憊之軍,以飽食等待飢渴之眾,這是「治力」。「以逸待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而出,說明...
紙上談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紙上兵注音︰ㄓˇ ㄕㄤˋ ㄅ|ㄥ漢語拼音︰zhǐ shàng bīng釋義︰猶「紙上談兵」。見「紙上談兵」條。 01.明.朱之瑜〈孫武子像贊〉:「楚亦霸國之餘烈,三戰及郢,遂無堅城,則十三篇非紙上之兵矣。」 02.明.劉三吾〈湘南雜詠〉詩三首之二:「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參考詞語︰紙上譚兵注音︰ㄓˇ ㄕㄤˋ ㄊㄢˊ ㄅ|ㄥ漢語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釋義︰即「紙上談兵」。見「紙上談兵」條。 01.清.魏源《聖武記.卷一三.武事餘記》:「今日動笑紙上譚兵,不知紙上之功,即有深淺:有一、二分之見,有六、七分之見,有十分之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