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好     
瀏覽人次:269 收藏人次:0
以好人好事作為學習仿效的典範。如:「小孩子不學好,長大後要矯正就難了。」《老殘遊記》第一五回:「只是這個承繼兒子不甚學好,所以魏老兒很不喜歡他。」
學壞三日,學好三年     
瀏覽人次:755 收藏人次:0
比喻要學壞是很容易的事,要學好就會比較困難。例:俗語講,「學壞三日,學好三年。」千萬愛好好善用自家个心,毋好行毋著路。(俗話說,「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千萬要好好善用己心,不要誤入歧途。)
學好     
瀏覽人次:449 收藏人次:268108
專心勤學古代典籍。《三國志.卷五一.吳書.宗室傳.孫靜傳》:「濟陰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使二府將吏子弟數百人就受業,遂立學官,臨饗講肄。」也作「篤信好古」、「篤志愛古」。
學好三殼灰介     
瀏覽人次:25 收藏人次:0
殼體爲剪口形,前端大於後端,週圍繞有粗重的緣稜,緣稜無緣刺。殼表溝谷深刻,後背側生有橫臥「月」字形的脊肋,下腹側的方塊完整。臍壘圓大,連接前端殼面及背側的副臍壘。殼體呈剪口形,前端大於後端,膨脹,背緣平直,腹緣爲腳掌形。前緣爲不均的弧形,帶狀,有一中央切線平行緣邊。後緣直伸,傾斜,有一個寬廣的尾板緣面,無緣剌或鋸齒。外背側有一個鈎鎖形橫肋,粗狀,開口在前端。下後腹側的三角形突起,分割爲二段或三段。臍壘而圓連結副臍壘及前端寬廣的殼面,前端殼面膨脹,刻有幾個小小顆粒。
    
瀏覽人次:30045 收藏人次:17424302
美善的、良善的。如:「好人」、「好東西」、「好景不常」、「花好月圓」。
和睦、親愛。如:「友好」、「好朋友」、「好同學」。
容易。如:「這事好辦!」、「那小娃兒好帶!」、「別擔心!這問題好解決。」
完成。如:「做好了」、「寫好了」、「穿好了」、「想好了」。
恢復健康。如:「病情好轉」、「頭痛好了」、「待身子一好,便登門拜訪。」
很、非常。如:「好狠」、「好久」、「好冷」、「好厲害」、「好面善」。
便於。如:「快準備行李,好早點上路。」、「請告知住址,我好去找你。」
可以、應該。如:「只好如此」、「正好試試」。
放在某些動詞、量詞或時間詞之前,具有強調作用或表示程度深的語氣。如:「好看」、「好笑」、「好些個」、「好幾處」、「好半天」、「好一會兒」。
表示稱讚、或允許語氣。如:「好!就這麼辦。」、「好!這正合我意。」
表示責備或不滿的語氣。如:「這下子可好了!事情是愈弄愈複雜了。」
喜愛、喜歡。如:「好哭」、「好客」、「好大喜功」、「好逸惡勞」、「好學不倦」、「投其所好」。
    
瀏覽人次:18412 收藏人次:4551466
研習。如:「學習」、「好學」、「學技術」、「學而不厭」。
模仿。如:「呀呀學語」、「有樣學樣」、「九官鳥會學人說話」。
學問。如:「學術」、「博學」、「求學」、「品學兼優」、「才疏學淺」。
學科。如:「哲學」、「文學」、「科學」、「醫學」、「經濟學」。
學說派別。如:「漢學」、「紅學」、「宋明理學」。
求學的場所。如:「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學堂」。
邯鄲學步     
瀏覽人次:51201 收藏人次:4201655
相傳戰國時期,燕國有個人到趙國的都城邯鄲,看到趙國人走路姿勢很美,就跟著學。結果不但沒有學好,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忘掉了,便爬著回去。典出《莊子.秋水》。後用來比喻仿效他人,未能成就,反而失卻自己本來的面目。《歧路燈》第一○一回:「邯鄲學步,失其故步。」也作「學步邯鄲」。
一傅眾咻     
瀏覽人次:49615 收藏人次:3952518
策他學齊語,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把他帶到齊國首都最繁華的地區住上幾年,雖然每天鞭策他學楚語,也是無法學好。」孟子以這個比方說明環境對學習的重要性。後來「一傅眾咻」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學習受到干擾,難有成效。後亦用來比喻寡不勝眾,如《續孽海花》第三九回:「王爺雖則有一定的主見,不過朝夕接近的都是那一班人,挑撥離間,無奇不有,一傅眾咻,孤立者終究吃虧。」
耳濡目染     
瀏覽人次:42737 收藏人次:2029173
近義:潛移默化辨似: 濡,音ㄖㄨˊ。習染、感染。不可寫作「儒」。 「耳濡目染」及「潛移默化」都有受到影響而產生變化的意思。 「耳濡目染」側重於環境的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潛移默化」可以是環境,也可以是人的影響,多用於好的方面。 耳濡目染 潛移默化 辨似例句 ○ ㄨ 大人都不學好,小孩每天~,怎能不變壞? ㄨ ○ 我們應該多讀書,因為一本好的作品對人的思想具有~的功效。
    
瀏覽人次:40489 收藏人次:845291
5.違背、違拗。《水滸傳》第二回:「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