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守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誓死保衛、防守。《北史.卷四三.李崇傳》:「祖悅守死窮城,平乃部分攻之,斬祖悅,送首於洛。」《文選.任昉.奏彈曹景宗》:「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2.執意、堅持。《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執拗得他住。」
守死善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誓死維護學說或道統。《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舊唐書.卷八○.褚遂良等傳.史臣曰》:「而韓、來諸公,可謂守死善道,求福不回者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的結束。如:「死亡」、「視死如歸」、「死於非命」、「人死不能復生」。
形容至極的狀態。如:「痛死了!」、「醜死了!」、「氣死我了!」
不靈活的、固執不變通的。如:「死板」、「死腦筋」、「死方法」、「死規矩」、「死心眼」。
失去作用的,不能活動的。如:「死棋」、「死會」、「死殘」。
堅決的。如:「死守」、「死等」、「死戰」、「死不認帳」。
不通的。如:「死巷」、「死胡同」。
牢固、固定。如:「這椅子是釘死的。」
靜止不動的。如:「死水」。
罵人的話,有時可表示親暱的意思。如:「死鬼」、「死老頭」、「死傢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保持、堅持。如:「堅守」、「守節」、「守信」、「守身如玉」、「守口如瓶」。
保護、看護。如:「守衛」、「守護」、「看守」、「防守」。
遵循。如:「守時」、「守法」、「遵守」、「守規矩」、「墨守成規」。
等待。如:「守候」、「獨守」、「守歲」、「空守一夜」。
節操、品性。如:「操守」、「有為有守」。
怨聲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次2>,天下紛然3>,怨聲滿道。朝廷初立,頗存清靜,未能數年,稍復墮損。左右黨進者,日有遷拜4>,守死善道者,滯涸窮路5>,而未有改敝立德之方。 〔注解〕 (1) 孝安皇帝:劉祜(西元94∼125),年僅十三時,鄧太后立其為帝,鄧太后臨朝,在位二十年卒,年三十二歲。廟號恭宗,諡號孝安皇帝。 (2) 署用非次:任用人才、指派官吏沒有適當的標準。 (3) 紛然:雜亂的樣子。 (4) 日有遷拜:指不斷獲得升遷的機會。拜,任命官職。 (5) 滯涸窮路:指沒有獲得賞識而陷入困境。
執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阻擋、攔阻。《水滸傳》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執拗得他住。」
老當益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益壯;余有犬馬之疾,溘死無時,此三異也。」 02.唐.張說〈右羽林大將軍王公神道碑奉敕撰〉:「臨難守死,褒贈特進,審塞翁之倚伏,達蒙叟之浮休,老而益壯,沒而立名者矣。」  參考詞語︰衰當益壯注音︰ㄕㄨㄞ ㄉㄤ |ˋ ㄓㄨㄤˋ漢語拼音︰shuāi dāng yì zhuàng釋義︰猶「老當益壯」。見「老當益壯」條。 01.唐.李白〈為趙宣城與楊右相書〉:「所冀枯松晚歲,無改節於風霜……衰當益壯,結草知歸。」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奮不顧命注音︰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ㄇ|ㄥˋ漢語拼音︰fèn bù gù mìng釋義︰猶「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 01.南朝梁.任昉〈奏彈曹景宗〉:「故司州刺吏蔡道恭,率厲義勇,奮不顧命,全城守死,自冬徂秋。」 02.《魏書.卷一一.廢出三帝紀.出帝平陽王》:「或徇節感恩,奮不顧命;或臨戎對敵,赴難如歸。」 參考詞語︰奮不顧生注音︰ㄈㄣˋ ㄅㄨˋ ㄍㄨˋ ㄕㄥ漢語拼音︰fèn bù gù shēng釋義︰即「奮不顧身」。見「奮不顧身」條。 01.《舊唐書.卷一四一.田弘正列傳》:「惟忠與孝,天與臣心,常思奮不顧生,以身殉國,無由上達,私自感傷。」 參考詞語︰奮不慮身...
篤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厚於誠信。《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心腹之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n釋義︰即「心腹之患」。見「心腹之患」條。 01.《晉書.卷一二三.慕容垂載記》:「苻丕窮寇,必守死不降。丁零叛擾,乃我腹心之患。」 02.《清史稿.卷二○.文宗本紀》:「惟武宣東鄉會匪有眾萬餘,蓄髮易服,有偽王、偽官名目,實廣西腹心之患。」 參考詞語︰腹心之憂注音︰ㄈㄨˋ ㄒ|ㄣ ㄓ |ㄡ漢語拼音︰fù xīn zhī yōu釋義︰猶「心腹之患」。見「心腹之患」條。 01.《英烈傳.第六九回》:「深恐北平難保,我兵宜先救腹心之憂,後除手足之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