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主     
瀏覽人次:647 收藏人次:0
1.大眾所歸附景仰的人。《晉書.卷三四.羊祜傳》:「故太傅、鉅平侯羊祜,明德通賢,國之宗主。」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詩啟〉:「江湖間多有新進小生,不知天下文有宗主,妄相倣傚,而又從而失之。」
2.宗廟的神主。《左傳.昭公十九年》:「其子幼弱,其一二父兄懼隊宗主,私族於謀,而立長親。」
3.一宗之主。指宗子。《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崔,宗邑也,必在宗主。」
一炁宗主(天德教)     
瀏覽人次:1263 收藏人次:0
  一炁宗主,為天德教尊奉之主神,一炁者,無形無名,為道之始,萬物之源,由炁化氣,氣炁相因,而水精成,受陰陽之磨擦,而五行分,天地闢,萬性合元以生,故一炁實為天地萬物之主宰,且為三界十方之主宰,執掌三期普渡,聖賢仙佛悉皆遵重,故尊為一炁宗主,又稱玄玄上人、清靜靜肅王佛、玄玄上帝、無形古佛、鴻鈞老祖、無形道祖、無量壽佛、混元聖祖、上帝、如來、真宰等。
  清光緒二十年甲午歲臘月初八日,宗主以眾香妙國佛王之尊,發願普渡眾生,金身倒裝塵世,降生於四川省樂至縣,興隆場,蕭家灣,蕭氏有德之家,諱始,號無形道人,字昌明,六歲時,一病而逝,旋以道祖復體而復生,無形古佛分靈,即於斯時附體,未轉胞胎,...
宗主     
瀏覽人次:457 收藏人次:0
對屬國有宗主權的國家,通稱為「宗主國」。
宗主黃帝(軒轅教)     
瀏覽人次:241 收藏人次:0
  「宗主黃帝」為軒轅教所信奉的神明。中華民族的遠古聖人,都是對人民生活所需有重大發明創造,備物致用,立成器以利天下的,如伏羲教民畜牧,馴鳥獸成禽畜,以供犧牲;后女媧定婚姻之禮,立家庭之制;伏羲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為易學起源,展現民族文化曙光;神農始制耒耜,教民種植穀類,民食足夠,煮海為鹽,開市貿易,進入農業時代,神農並遠遊山川,遍嘗百草水泉,治療疾病,為藥物學始祖;黃帝克榆罔、蚩尤,統一天下,融合四瀆民族,同心同德,致力民生六大需要之建設,以工建國,民生樂利,造成巍巍大中華。
  黃帝的神蹟,載於太史公〔史記.正義〕曰:「母曰附寶,見大電北斗樞星,感而懷孕。二十四...
宗主     
瀏覽人次:197 收藏人次:0
  天主教會的各級主教,連教宗在內,所擁有的聖秩權(Order)完全相同;但就統治權而言,教宗的首席職權(Primacy of Peter)超越其他所有主教的權力。至於主教與主教之間一律平等。如某主教有管轄其他主教的權力,那只是分享教宗的元首職權而已。
  宗主教一詞,就字義而言,乃指「眾主教之首」,其實質意義為:某主教因其所轄教區的優越地位,對轄區內的首席主教(Primate),總主教(Metropolitan)、主教有管轄權。
  宗主教分為西方教會即拉丁教會的宗主教和東方教會即東方禮教會的宗主教;有大宗主教及小宗主教;榮譽宗主教和有實權的宗主教。例如君士坦丁堡(Con...
宗主     
瀏覽人次:164 收藏人次:0
國家對於屬國的內政外交,具有干預的權利,此權稱為「宗主權」。
    
瀏覽人次:14001 收藏人次:1346176
祖先。如:「祖宗」、「宗廟」、「宗祠」、「列祖列宗」。
家族。如:「同宗」、「宗親」、「宗族」。
派別。如:「宗派」、「北宗」、「南宗」。
主要的。如:「宗旨」、「宗祖國」。
尊敬。如:「宗仰」。
眾人所景仰的對象。如:「文宗」、「詩宗」、「一代宗師」。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產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罰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
量詞。用於計算交易或事物數量的單位。如:「一宗買賣」、「數宗公文」。
    
瀏覽人次:11457 收藏人次:6674463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七上八下     
瀏覽人次:16436 收藏人次:1336840
錄.卷二一.示呂機宜》,意為忐忑不安。語錄記載:有人問禪宗大師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意思是說:禪宗主張佛在眾生,那像狗這種畜牲到底有無佛性?趙州的回答並不一定,有時說「有」,有時說「無」。大慧普覺禪師就引這個例子來告訴有心向佛求證悟的人,要隨時把這例子拿來參究,直向內心去求答案。有時會覺得內心紛亂難安,像嘴裡咬到鐵釘一般,毫無滋味,在此當頭,千萬別退卻,因為這是即將體悟的時候。原來佛法緣於我們的心思,如果沒有一切心思,哪需要佛法來度呢?心裡紛亂難安,不就是體悟佛法的機緣嗎?這裡的「七上八下」就是形容心情起伏不定、忐忑不安的意思。
「七上八下」也可以用在表示中等的意思,形容普通而不出...
心心相印     
瀏覽人次:12099 收藏人次:488158
佛教禪宗主張不立文字,認為禪理不可言說,而斷際禪師的《傳心法要》就是延續此說。他強調在禪理的實踐中,心就是本體、核心,是眾生本來就具有而永不變易的佛性;禪修的目的在於保住本心,不起妄念,不假外求。他還特別強調實際生活中「心即無心」的道理。在一切行住坐臥中,但求無心,即不起妄念,這就是佛心了。因此修行時,不須透過語言、文字,以己心和佛心相印證,領悟佛的真理,就是「以心印心」了。後來「心心相印」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也用來比喻彼此心意互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