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53 ms
共 16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行事的目的所在。如:「革命宗旨」。《老殘遊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
2.主要的意旨。《北齊書.卷四四.儒林列傳.孫靈暉》:「靈暉年七歲,便好學,日誦數千言,唯尋討惠蔚手錄章疏,不求師友。三禮及三傳皆通宗旨。」《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這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淨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
|
目標、目的、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標與目的都是指導活動的準則,可以做為活動設計與實施的方向。如以抽象或具體的程度來區分,最為高遠的稱為目的或宗旨,比較具體的則稱為目標。目的較重於普遍的、總體的、終極的,目標則較屬於個別的、部分的、具體的。
教育領域中,也依目標的高遠或具體,由上而下的於各教育層次分別採用各種名稱,例如教育宗旨(Aim)、教育目的(Goal)、教育目標(Objective)、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單元目標與行為目標等。 教育目標的層次、依據及決定者的關係,司琦在〔課程導論〕(民78)一書中,將之列表如下圖。 我國於民國十八年(1929)頒布〔中華民... |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民國教育宗旨及其實施方針〕,係民國十八年(1929)四月二十六日,國民政府根據中國國民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決議公布。其中教育宗旨明定為:「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的;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
緣此項教育宗旨的訂立,係北伐成功之後,中國國民黨實施以黨領政,不但以三民主義建國,並以三民主義施教,經國民政府大學院於民國十七年五月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於南京,會中通過三民主義教育實施原則十五條:「(1)發揚民族精神;(2)提高國民道德;(3)注意國民體力的鍛鍊;(4)提倡科學精神,推... |
教育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家的教育理想與實施所依據的最高指導原則。
|
〔民元教育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元教育宗旨〕乃民國元年(1912)九月二日,教育部以民國成立,國體更新,前清所制定的教育宗旨,自不適用,因此頒布新的教育宗旨為:「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民元教育宗旨〕,出於當時教育總長蔡元培的建議;蔡氏在其〔對教育宗旨之說明〕中,曾提出五項主張作為教育宗旨的內容,說:「當民國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盡其任務,不外五種主義:即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世界觀、美育是也。五者以公民道德為中堅,蓋世界觀與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軍國民教育及實利主義則必以道德為根本。」關於此五種主義,蔡氏並另發表〔對於教育方針之意見〕一文,詳加說... |
〔教育宗旨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宗旨令〕係民國元年(1912)九月二日,教育部為公布教育宗旨所頒布;其內容為注重道德教育,以實利教育、軍國民教育輔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參見「民元教育宗旨」)
|
清末教育宗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教育宗旨頒布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在此以前,中國並沒有明確的教育宗旨。光緒二十九年張百熙等在〔奏定學堂章程〕原奏上說:「至於立學宗旨,勿論何等學堂,均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俾學生心術壹歸於純正。」因此在頒布〔奏定學堂章程〕後,遂以「忠孝」為立學宗旨。
次年張百熙、張之洞、榮慶等所奏之〔學務綱要〕中說:「京外大小文武各學堂,均應欽遵諭旨,以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宗旨。」又提到「此次遵旨修改各學堂章程,以忠孝為敷教之本,以禮法為訓俗之方,以練習藝能為致用致生之具。」其中所謂「端正趨向」、「禮法」,都是指「忠孝」二字而言,當時這種教育宗旨只是附帶提及,而且「忠孝」... |
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意、志趣。通「恉」。如:「宗旨」、「意旨」。唐.韓愈〈答陳商書〉:「辱惠書,語高而旨深,三四讀尚不能通曉。」
|
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主要的。如:「宗旨」。
|
不恥下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論語.公冶長》:「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新唐書.卷一六二.列傳.獨孤及》:「然則多聞闕疑,不恥下問,聖人之心也。」《老殘遊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