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1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定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固定的地方居住下來。《詩經.小雅.采薇》:「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唐.羅隱〈早發〉詩:「北去南來無定居,此生生計竟何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如:「入定」、「定靜」、「氣定神閒」。
不可變動的。如:「定局」、「定數」、「定理」、「定律」、「定義」、「定論」、「確定」。
掌握使安固。如:「平定」、「安邦定國」。
預約、約定。如:「預定」、「內定」、「定情」、「文定之喜」。
確立、不更改。如:「確定」、「決定」、「裁定」、「制定」。
必然。如:「定能成功」、「定死無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如:「居住」、「世居」、「居無定所」。
居住的處所。如:「新居」、「故居」、「安樂居」。
處於。如:「居首」、「居於劣勢」、「居安思危」。
存著、懷有。如:「他這樣做,到底居心何在?」
儲存。如:「奇貨可居」。
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如:「蝸牛居」、「明湖居」、「東坡居」。
任、當。如:「自居」、「官居一品」。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如:「這題數學這麼簡單,你居然不會!」
居士:A>隱居的人。如:「鄉野居士」。B>在家吃齋念佛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大而無水草、無人定居的積沙地帶。如:「大漠」、「沙漠」。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三:「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台灣史前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莖類作物為主,中、晚期則改以種植稻米等穀類作物為主。農業出現顯示此時期的人類已經由採食進入產食,開始定居生活。 金屬器時代時期:距今兩千年。代表文化:十三行文化特色:此時期的人類開始使用銅、鐵製的工具。過著以農業為主、漁獵為輔的生活,聚落的規模與數量也增大。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台灣史前文化、史前時代、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Keyword:Prehistoric Culture 參考資料國民中學社會教師手冊 第一冊‧主題二。翰林出版。P.16-19國民中學社會教師手冊 第一冊‧主題二。南一出版。P.18-22何...
唐山過臺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六死、三留、一回頭」:這句俗語道出渡臺的危險性,比喻在十個渡臺移民之中,最後只有約三分之一的人能平安定居臺灣。「過番剩一半,過臺灣無得看」:番在當時指的是南洋地區,去南洋的人,大概有一半的存活率;至於到臺灣的人則是前途未卜,根本不敢聞問。(註3)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34。註2. 魯鼎梅纂修,《重修臺灣縣志‧卷二》註3. 戴寶村,〈唐山過臺灣 〉〈先民度海而來的歷史見證 關津澎湖〉 http://www.rhythmsmonthly.com/?p=2168唐山過臺灣...
歌功頌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說古公的仁義,也有許多人來歸附他。因此古公就變革戎狄的風俗,營造城郭,建築房舍,把民眾分成幾個邑落定居下來;又設立各種官職以辦理事務。人民譜歌作樂,以歌頌他的功德。後來「歌功頌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歌頌功績和恩德。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夢與地理》為余光中第十五本詩集,收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八年間長短作品五十五首,代表他自港返臺,定居高雄後的文學思維和觀察,放眼世界,體會鄉土,尤其熱心擁抱南臺灣的風物。1994年 出版評論集《從徐霞客到梵谷》,黃維樑編撰出版各家對余光中作品論述之選集《璀璨的五彩筆》1995年 出版《井然有序》結網與詩風─余光中七十壽慶論文集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6/08余光中詩選第二卷余光中 ,洪範,出版日期:1998/10/01秋之頌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1999/09/15日不落家余光中 ,九歌,出版日期:...
顧炎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回奔走,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時間住在旅店里。他還曾經和朋友一起,在雁北開墾荒地。到了晚年,才在陝西華陰定居下來。顧炎武從小讀書有個習慣,有一點心得就記下來,后來如果發現錯誤,又隨時修改;發現跟古人議論重複的,就刪掉。這樣日積月累,再加上他從調查訪問得到的材料,編成一本涉及政治、經濟、史地、文藝等內容極其廣泛的書,叫做《日知錄》。這書被公認為極有學術價值的著作。在《日知錄》里,他寫了一段精闢的話,他認為社會的道德風氣敗壞,就是亡天下,為了保天下不亡,每一個地位低微的普通人,都應負起責任(原文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王鼎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78年離開台灣,前往美國新澤西州,任職於西東大學雙語教程中心,編寫雙語教學所用的中文教材。退休後定居紐約,主要作品皆在此一時段完成。在台灣文學界,王鼎鈞是大家公認的散文大家,幾十年來,他寫了二十多本散文,文字精練,風格多樣,無論抒情、說理都極為出色。他的成名作「人生三書」中的第一本─「開放的人生」出版於1975年,直到今天仍然膾炙人口。「人生三書」的另外兩本─「人生試金石」和「我們現代人」也同樣都是勵志散文的經典。王鼎鈞不但勵志小品寫得出色,感性文章更是動人,他少小離家,對故土家園有揮不去的思念情懷,他把這樣的心境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