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4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宣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開告示,使眾人都知道。《周禮.秋官.小司寇》:「乃宣布于四方,憲刑禁。」《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宣布詔書,勞來不怠,令百姓遍曉聖德。」也作「宣佈」。
2.宣揚流布。《宋書.卷七五.顏竣傳》:「竣在彭城常向親人敘之,言遂宣布,聞於太祖。」《文選.王襃.四子講德論》:「所謂中和樂職宣布之詩,益州刺史之所作也。」也作「宣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達、說明。如:「宣告」、「宣布」、「宣稱」、「宣誓」、「心照不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宣告。如:「發布」、「頒布」、「宣布」、「開誠布公」。《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布告天下,咸使知聖朝有拘逼之難如律令。」
如火如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 擁鐸拱稽:抱著鐸,拿著士兵名冊。鐸,音ㄉㄨㄛˊ,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稽,名冊。 (10) 建肥胡:立起幡旗。肥胡,一種狹長、垂直懸掛的旗幟。肥,通「飛」。 (11) 奉文犀之渠:握著鑲有犀牛角的盾。文犀,有文彩的犀牛角。渠,盾。 (12) 嬖大夫:下大夫。古時大夫分上、中、下三等,等級最低的稱為嬖大夫。嬖,音ㄅ|ˋ。 (13) 建旌提鼓:插起旗子,提起大鼓。 (14) 挾經秉枹:夾著兵書,握著鼓槌。經,兵書。枹,音ㄈㄨˊ,鼓槌。 (15) 十旌:以十面旌旗所代表者為一單位。一行百人,十行設一旌旗,十旌約為萬人。旌,音ㄐ|ㄥ。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一種大鈴,有柄有舌,振舌發聲。古代常用來宣布政教法令或示警。材質不一。如鈴鐸、木鐸。 ◎
布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宣布傳達。通常指人事命令的公布。[例]王指揮官晉升為上校的人事命令已經正式布達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宣布、公布。如:「頒布」、「部頒課程標準」。《禮記.明堂位》:「頒度量而天下大服。」《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三宮,布教頒常。」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兵討伐有罪的人。後亦指宣布他人罪狀,嚴加譴責。《元史.卷一四九.郭寶玉傳》:「宋人羈留我使,宜興師問罪。」《三國演義》第一一四回:「今幸將軍興師問罪,故特引本部兵五千來降。」也作「興師見罪」。
不虞匱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憂愁缺少、不煩惱不足。如:「今年夏季雨量豐沛,民生用水當不虞匱乏。」明.王象乹〈條議款虜疏〉:「冗費既裁,歲可省數十萬金,帑藏不虞匱乏,士馬不苦枵腹而大司農攢眉蹙額之狀幾可少舒。」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當殺掉他,否則會失去民心。後來劉邦進入秦朝首都咸陽之後,不久又還軍霸上,召集各地的父老豪傑,向他們宣布︰「父老們長久苦於秦朝的苛法,今日我既然最先進入關中,理當為關中的王,所以我要和父老們重新約定法律,新的法律只有三條,就是:殺人者要處死,傷人者要受處罰,搶劫者要判刑。其餘秦朝的苛法全部廢除。」百姓們知道了這個消息,都非常高興,更加愛戴劉邦,為日後漢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約法三章」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