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9.2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書黃州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菜,破竈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二首。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上,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書黃州寒食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書當在此後。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就行草書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在這卷書法裡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間布白。蘇書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1045-1105)於1100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黃庭堅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約在清明前一、二日。參見「寒食節」條。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二月》:「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宋.王禹偁〈寒食〉詩:「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裡風光亦可憐。」
2.吃冷的食物。《後漢書.卷六一.周舉傳》:「太原一郡,舊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指寒食節。元宵,指元宵節。全句比喻天天都像過節一樣,生活豪奢,無節制的尋歡作樂。元.白樸《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從得了楊妃,真所謂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五:「合䘕衏中姊妹,也沒有一個不喜歡陳秀才的,好不受用!好不快樂!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每年冬至後一百零五日,約在清明節前一、二日。晉文公時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國哀悼,於是乃定是日禁火寒食。見《藝文類聚.卷四.歲時中.寒食》引晉.陸翽《鄴中記》。因介之推有龍蛇歌,故也稱為「龍歌節」。也稱為「冷節」、「寒食」。
寒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寒食日的前一天或後一天。
黃州寒食詩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蘇軾的書法作品。蘇軾流謫湖北黃州時,適逢寒食節,有感於疾風苦雨而賦詩二首。此書變化之多,堪稱獨步,氣勢直奔而下,跌宕豪邁。此作現藏國立故宮博物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吃的東西。如:「糧食」、「素食」、「甜食」、「速食」、「麵食」。
吃。如:「食用」、「飲食」、「發憤忘食」、「食不知味」。
供食用的。如:「食物」、「食油」、「食鹽」。
食言:爽約、不守信。如:「食言而肥」、「說話要講信用,不可食言。」
食指:A>第二根手指頭。B>比喻家庭人口。如:「食指浩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秋冬時天氣冷的季節。與「暑」相對。如:「寒假」、「寒暑易節」。
冷。如:「寒冷」、「寒流」、「寒帶」、「寒意」、「酷寒」、「天寒地凍」、「飢寒交迫」。
害怕。如:「心寒」、「膽寒」。
貧窮、窮苦。如:「清寒」、「寒門」、「寒苦」、「貧寒」。
霧裡看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視界模糊,看不清楚。語本唐.杜甫〈小寒食舟中作〉詩:「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後比喻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宋.趙蕃〈早到超果寺示成父且約歸日攜家來遊〉詩:「霧裡看花喜未昏,竹園啼鳥愛頻言。」清.王國維《人間詞話.白石寫景隔一層》:「白石寫景之作……雖格韻高絕,然如霧裡看花,終隔一層。」
朦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月色昏暗的樣子。唐.來鵠〈寒食山館書情〉詩:「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後月朦朧。」《西遊記》第八一回:「睜著一雙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慘淡,月朦朧;拿著一條不短不長的金箍棒,來無影,去無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