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寬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恕、原諒。《後漢書.卷二二.王梁傳》:「雖蒙寬宥,猶執謙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恕、赦免。如:「寬宥」、「宥過」。《左傳.莊公二十二年》:「幸若獲宥,及其寬政。」晉.杜預.注:「宥,赦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饒恕、原諒。如:「寬宥」。《文選.宋玉.對楚王問》:「願大王寬其罪,使得畢其辭。」《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遭受、遭到。如:「獲罪」。《紅樓夢》第九三回:「弟因菲材獲譴,自分萬死難償,幸邀寬宥,待罪邊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宥、原諒。如:「饒恕」、「寬恕」。《水滸傳》第一三回:「如無紅葉,便是汝等虛妄,官府定行責罰不恕。」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隋唐演義》第五七回:「公主乃金枝玉葉,妾乃裙布愚頑,既蒙寬宥,已出望外,豈敢與公主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恕、寬宥。南朝梁.江淹〈尚書符〉:「此而可賒,孰不可宥!」
嚴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寬大、寬待、寬恕、寬饒、寬宥、寬貸、寬容
超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寬宥其生命。常用於祈求他人憐憫救助。《紅樓夢》第六七回:「只求奶奶超生!奴才再不敢撒一個字兒的謊。」《文明小史》第一回:「連忙自己摘掉帽子,爬在地下磕響頭,嘴裡說:『大人恩典!大人超生!』」
黃巾之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並對犯罪行惡的人加以懲罰,其罰就是疾病,因此,他們的治療法事先讓病人懺悔自己的罪行,再喝符水,祈神寬宥。而悔改主要乃在於行善。張角等倡導的個人救贖方法深受無依無靠,日日為飢餓所逼的流民歡迎。聲勢擴延急速,不多久,徒眾已達數十萬人,片即現在的江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張角遂把這些徒眾分為三十六「方」(教區)。每「方」約一萬人,「方」的領袖是張角的門徒,信徒稱之為「師」,而「方」也是將軍之號,故教與軍合而為一。其頂點則為張角,張角號天下將軍,其弟張寶號地公將軍,另一弟張梁號人公將軍。此一教團稱為「太平道」,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