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7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封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緘封的囊袋。《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蕭金鉉叫諸葛天申先秤出二兩銀子來,用封袋封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開口密合。如:「封口」、「密封」。
關閉、禁閉。如:「查封」、「封閉」、「大雪封山」。
可裝填後封口的紙套。如:「信封」、「封套」、「公文封」。
限制。如:「故步自封」。
疆界。如:「封疆」。
古代君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封爵」、「封賞」、「封建」、「封侯」
量詞。用於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如:「一封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布、皮等製成,用來裝東西的器物。如:「口袋」、「背袋」、「錢袋」。
腦袋:指頭。如:「他的腦袋裡不知道裝了多少東西?」
量詞。用於計算袋裝物的單位。如:「他買了一袋米。」、「一袋麵粉」。
彈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受外力作用時,會改變形體,而當外力除去後隨即恢復原狀的性質。[例]利用橡皮筋的彈性,可以緊封袋口,也可以重複使用。
倡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人先提議,他人再附和。《左傳.昭公十二年》:「外內倡和為忠,率事以信為共,供養三德為善,非此三者弗當。」《儒林外史》第四一回:「一個封袋上寫著『程儀』,一本書、一個詩卷,知縣看了,知道他也和本地名士倡和。」
外交郵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國政府和駐外使館間傳遞文件的密封袋。以火漆或鉛印封口,郵檢人員不得拆封、毀損,以免侵犯使館自由祕密通訊權,否則有關國家可以抗議,並採取適當的報復措施。其所受保護和外交特權的性質相同,都是基於邦交國家間的互惠原則。
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籤。《儒林外史》第二八回:「蕭金鉉叫諸葛天申先秤出二兩銀子來,用封袋封了,貼了簽子,送與僧官。」
副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信於正信之外附加之語。《金瓶梅》第五五回:「就叫書童把銀剪子剪開護封,拆了內函封袋,打開副啟。」也作「再筆」、「再啟」。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