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抗     
瀏覽人次:2252 收藏人次:0
1.對立、抗拒。如:「對抗到底不退縮」。
2.較量、比賽。如:「那兩支球隊的對抗,總是吸引眾多球迷入場觀賞。」
對抗     
瀏覽人次:112 收藏人次:0
兩個或幾個單位間組織的比賽。如:「籃球對抗賽」。
    
瀏覽人次:20337 收藏人次:2994168
正確。如:「對錯不分」、「答對了。」、「你說的話是對的。」
正常。如:「氣氛不對」、「神色不對」。
相反的一方。如:「對方」、「對手」、「對岸」。
搭配、相配。如:「登對」、「門當戶對」。
平分成兩份。如:「對半」、「對分」、「對切」。
成雙的。如:「對筆」、「對聯」、「對偶」、「出雙入對」。
答話、回答。如:「對答如流」、「無言以對」。
讓兩種事物配合在一起。如:「對獎」、「對號入座」。
比照。如:「對照」、「校對」、「核對」、「查對」、「比對指紋」。
調整使合於一定標準。如:「對光」、「對焦」、「對準」、「對好距離」。
相合、適合。如:「對味」、「對症下藥」、「文不對題」。
看待。如:「對待」、「對事不對人」。
向著、朝著。如:「面對面」、「對著天空」。
介詞。後面接對象、處所、範圍。A>表示對象。如:「對人誠懇」、「對牛彈琴」、「他對你說什麼?」。B>表示處所。如:「我對這裡不太熟悉。」C>表示範圍。如:「他對太空科學很有研究。」
量詞。用於計算成雙的人或物的單位。如:「一對鐲子」、「兩對夫妻」。
    
瀏覽人次:8374 收藏人次:2391582
抵擋、反擊、不順從。如:「抵抗」、「抗辯」、「反抗」、「抗敵」、「抗命」。
對等、匹敵。如:「抗衡」、「分庭抗禮」。
不屈不撓     
瀏覽人次:35831 收藏人次:2173557
近義:百折不撓,堅忍不拔反義:一蹶不振,半途而廢辨似: 撓,音ㄋㄠˊ。屈服的意思。不可寫作「饒」。 「不屈不撓」及「百折不撓」都有堅持不屈服的意思。 「不屈不撓」僅有不肯屈服的意思;「百折不撓」則專指受到許多挫折仍不屈服。 不屈不撓 百折不撓 辨似例句 ○ ○ 國父就是憑著~的精神,終於推翻滿清,建立民國。 ○ ㄨ 我們要~地對抗強權,爭取最後勝利。
披荊斬棘     
瀏覽人次:33742 收藏人次:3566851
「披荊斬棘」原作「披荊棘」。根據《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的記載,西漢末年,有個名叫馮異的人,他原本是王莽的屬下,幫助王莽對抗光武帝劉秀的軍隊。但是後來有一天他被劉秀俘虜了,劉秀仍以禮相待,令他十分感動,便與同僚一起投誠,轉而為劉秀效命。馮異不但鞠躬盡瘁,為光武帝立下許多汗馬功勞,幫助他平定天下,還非常貼心,在打仗時照顧他的生活起居,因此從掌管文書的小官一路升為將軍,又被封為陽夏侯。光武帝有一次向群臣介紹他時,說他是為自己打天下的大功臣,並且賜給他金銀珠寶。光武帝用「荊棘」來比喻當時情勢的紛亂,而馮異則是為他「披荊棘」,平定亂事的功臣。後來「披荊斬棘」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克...
同仇敵愾     
瀏覽人次:33197 收藏人次:2105217
「同仇」,一致對抗仇敵。語出《詩經.秦風.無衣》。「敵愾」,抵禦怨恨的人。語本《左傳.文公四年》。「同仇敵愾」指共同抵禦仇敵。
強弩之末     
瀏覽人次:32026 收藏人次:1204394
毫無力道,連極為細薄的絹絲都無法穿透;也像是強勁的風勢到結尾時,連一根羽毛都無法吹動。若以如此軍力去對抗以逸待勞的匈奴,沒有任何勝算。朝中其他大臣聽了韓安國的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彊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30231 收藏人次:1129157
螳螂舉起雙臂,想要阻擋車子。比喻不自量力。語本《莊子.人間世》。[例]面對強大的惡勢力要用智取,如果硬碰硬正面對抗,無異是螳臂當車,必定會失敗。
百折不撓     
瀏覽人次:29062 收藏人次:1723747
縱放呢?」於是催促官兵趕快動手。後來強盜被逮捕了,但他的小兒子也被強盜殺害。由於橋玄敢於挺身與惡勢力對抗,極受當時的人敬重,後來蔡邕為他寫碑,稱讚他「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這裡的「百折不撓」,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的意志剛強,即使受到許多挫折,仍不屈服。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