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24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測量連續兩點間之距離與相鄰兩邊之夾角及高程,據以計算各點位置之作業,稱為導線測量,亦稱多角測量(polygonal course survey),其步驟為:(1)選點、(2)觀測(包括量距、測角、測定標準方向(方位角)、高程)、(3)計算各點縱橫坐標與高程、(4)調製成果圖表。導線為測量控制點主要方法之一,在平坦蔭蔽地區或市街巷道,不便實施三角測量時,可以導線測量取代之。導線測量過去因受量距之限制,僅能用於小範圍之局部控制,但自電子測距儀及電腦廣泛應用以來,此一限制已不存在,且其作業較三角測量簡易省時,測量精度亦毫不遜色,故除應用於地形測量、地籍測量、森林測量及各種工程建設測量外,亦應用於地下...
偏角法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一測線之延長線與後一測線所成之夾角稱為偏角。偏角之值最大不超過180°,其在延長線之右者稱為右偏角,以〝+〞或R示之;其在延長線之左者,稱為左偏角,以〝-〞或L示之,如圖所示。通常偏角法施測之步驟如下:(一)如圖所示,整置經緯儀於B,度盤歸零。(二)倒鏡後以下盤動作後視A點原方向。(三)恢復正鏡,動上盤前視C點,記錄角值,並註明為左偏或右偏。為求消除照準軸不垂直於水平軸所產生之累積誤差,可於第一測站以倒鏡後視原方向,而於次一測站以正鏡後視原方向,如此倒正相間,藉以消除誤差。
方位角法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位角法通常係使用具有羅盤之複測經緯儀觀測,如圖所示:設站於A,度盤歸零,鬆下盤迴轉望遠鏡,俟磁針指北靜止後,動上盤照準B,則度盤讀數α即為AB之磁方位角。上盤固定不動,移站至B,鬆下盤,倒鏡照準A後,再倒鏡,則此時望遠鏡所指為AB之延長線方向,而度盤讀數仍為α。動上盤,照準C,則度盤所讀為BC之磁方位角β。仿此逐點依次觀測,可得各測線之磁方位角。如第一測線AB之方位角α為已知,則亦可以普通經緯儀於B點整置儀器後,先將度盤對準α+180° ,再鬆下盤後視A點,然後開上盤前視C點,則讀數即為BC之方位角β。仿此可測得後讀各邊方位角。
方位角法(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方位角法導線測量
方向角法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度盤刻法為方向角之羅盤儀,可直接讀出導線邊之方向角。如圖所示:在A點前視B點,測得AB之磁方向角為N82°E。移至B點,後視A點,此時磁針之讀數應為S82°W,即為AB之反方向角。羅盤儀前視C時,得BC之磁方向角為S78°E。如此逐點設置羅盤儀,即可測得各邊之磁方向角。由於羅盤儀精度較差,此法通常只能應用於踏勘工作。
一等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照一等導線測量作業規範進行測角與量距,從而計算導線點位之作業,其成果可建立一等導線點。見精度等級。
正角法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美測量書刊所稱正角(direct angle)係指以後視先一點為原方向,右旋至前視下一點之水平角,實際上與右旋角意義相同,故正角法導線測量,即右旋測角導線。
空中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航帶連續模型上,執行帶狀控制點測量。見像片三角導線。
地面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針對地下隧道或坑道內之導線測量而言。見導線測量
天文導線測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文觀測依照導線方式展開,逐點決定測站之地理坐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