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88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管山岳的神。《後漢書.卷八六.南蠻西南夷傳.西南夷傳》:「是時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神海靈奇禽異獸,以眩耀之,夷人益畏憚焉。」《三國演義》第八九回:「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稱為「神」。如:「山神」、「天神」、「海神」。
信口開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ˇ,我。北方方言,第一人稱代詞,為元雜劇中常用語。 (3) 雲雨巫娥:雲雨,指男女歡合。巫娥,指巫山神女。見「巫山雲雨」。 (4) 段疋綾羅:原意為綢緞、絲織品。此指婦女日常瑣碎的工作。段,通「緞」。疋,音ㄆ|ˇ,同「匹」。 (5) 絮絮聒聒:形容言語瑣碎囉嗦。 (6) 張孔目:即張珪,為本雜劇中主角之一。孔目,掌管文書檔案的小官。 (7) 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見「緣木求魚」。 (8) 魯齋郎:本雜劇中的主人公。仗著權勢而為非作歹,強奪人妻女,後被包拯用計斬除。 (9) 暴虎馮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暴,徒手搏鬥。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見「暴虎馮河」。〔參考資料〕...
愚公移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孫,如此世世代代繁衍不息,可以不斷移山。山又不會長高,怎麼可能剷不平呢?」智叟對愚公的反駁無言以對。山神知道了這件事後,非常害怕山真的會被愚公剷平,便向天帝報告了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熱忱與毅力感動,便命令大力士夸蛾氏的兩個兒子,把兩座山搬走。於是愚公的心願達成了,從此河南到漢水一帶再也沒有大山阻隔。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愚公移山」,用來比喻努力不懈,終能達成目標;或比喻效率不佳。
老氣橫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氣橫秋」這句成語,也許是從孔稚珪所寫的〈北山移文〉中,「霜氣橫秋」一句演變而來。孔稚珪,南朝齊人,為人淡泊清高,好寫作而不樂俗務。他寫的這篇移文主要是藉北山山神的口氣,來諷刺當時有一些人表面像是隱者,心裡卻想得到朝廷的重用。文章中被諷刺的主角周顒就是這樣的人。本來周顒來到北山隱居,那種風度情調,有如張射的日光;凜若嚴霜的氣勢,瀰漫秋日的天空。令人覺得連古來的隱者許由、巢父、務光、涓子都不如他。哪裡知道,他一聽朝廷召喚,馬上動身赴任,把隱居一事當成他成名的晉身階。所以說〈北山移文〉就像是一篇「北山山神的文告」。北山山神貼出文告,告知世人周顒就是這樣一位心在官位的「朝隱」者。文章中的「霜氣橫秋...
披肝瀝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恤獄,除繁苛之政,興清靜之風,去無用之官,省相監之職。奇才間出,盛德無隱,星精雲氣,共趨走於階墀,山神海靈,咸燮理於臺閣。 〔注解〕 (1) 百辟庶尹:各處的官員。 (2) 四方岳牧:各地的疆吏、封疆大臣。 (3) 圖讖:河圖、符命等有關王者受命徵驗的書籍。流行於東漢,多為預言或隱語。其實是事後附會的說法。 (4) 披:揭開。 (5) 瀝:滴下、灑落。 (6) 箕潁:箕山與潁水。相傳是許由避居之處。後用以比喻隱居或隱者的居所。
洗耳恭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張耳拱聽,傾耳而聽反義:充耳不聞,秋風過耳,馬耳東風辨似: 「洗耳恭聽」及「傾耳而聽」都有仔細傾聽的意思。 「洗耳恭聽」側重於恭敬的態度;「傾耳而聽」則無此意。 洗耳恭聽 傾耳而聽 辨似例句 ○ ㄨ 每個人都~老師訓話,不敢打瞌睡或聊天。 ㄨ ○ 在這山裡,你若~,還可以聽到山神的歌聲呢!
參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天際。[例]阿里山神木高聳參天,頗為壯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驚訝。如:「詫異」。宋.楊萬里〈過烏沙望大唐石峰〉詩:「山神自賀應自詫,古來此地無車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