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5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島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居住在島上的人民。如:「這場大地震,使得無辜的島民在一夜之間變得無家可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中露出水面的陸地。如:「海島」、「離島」、「孤島」、「荒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牡丹社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僅為了緩和士族對內政的不滿,而是對台灣的經濟價值與戰略地位有很清楚的認識。 三、八瑤灣事件史稱宮古島民台灣遭害事件。為琉球國宮古島民遭台灣高士佛社原住民出草殺害事件,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中國政府撫卹並送回琉球王國與日本政府無涉。但日方於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時,薩摩藩改為鹿兒島縣,原為薩摩藩屬的琉球王國被改隸於鹿兒島縣,1872年日本政府單方廢止琉球王國,設置「琉球藩」,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向清國總理衙門提起...
邱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
八二三炮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守大陳島,反而建議國府字大陳島撤軍。2月5日,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協助下,大陳島駐軍徹入金門、馬祖,該島民眾14000人全部「志願」來台。2月25日,國府軍又從舟山群島撤軍,只剩金門、馬祖。美國繼續壓迫國府自金、馬撤軍,但蔣介石沒有再接受。駐有重兵的金門、馬祖的存在,勢必成為「國、共、美三角關係」的測試站與著力點。炮戰爆發後,艾森豪下令將地中海第六艦隊調一半艦隻到台灣海峽,與第七艦隊會合,加上從本國和菲律賓調來的,美軍在台灣海峽就有航空母艦7艘、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40艘。不過,美國雖然將兵力移近台灣,但仍小心翼翼避免直接...
撣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南半島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緬甸東部,其餘分布在緬甸的克欽邦、泰國等地,少數在中國雲南西南部。操撣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各村建有寺院,多信仰小乘佛教。撣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玉米、甘蔗、豆類等,而珠寶、鍛冶、紡織等手工業發達。村中並有定期的市集。
丘逢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院講課。(註2) 臺灣民主國的失敗光緒20年(1894)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確定割讓與日本,引起全島民眾譁然。群情激憤之下,臺灣巡撫唐景崧被簇擁發布〈臺灣民主國自主宣言〉,表示寧願戰死、誓不屈服。丘逢甲發電報向清廷挽留臺灣失敗,決定提倡建議「臺灣民主國」來爭取國際支援,唐景崧為總統、丘逢甲為副總統兼民兵司令官。沒想到唐景崧短短十天後便逃回廈門,丘逢甲也倉卒內渡,定居在潮州。 抱憾遺民丘逢甲從「誓與臺灣共存亡」到「倉皇內渡」招來許多時人與後人的譏諷,然而從他的詩作來看,內渡之後丘逢甲的文風驟變,充滿悲憤激越之情,最為人所...
伊能嘉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總督府命令,深入原住民部落,對全臺灣原住民進行調查。調查成果集結成《台灣番人事情》,是臺灣最早的全島民族誌,臺灣原住民族也根據伊能嘉矩的研究分為九族。(註2)除了調查原住民以外,伊能嘉矩也開始對漢人歷史產生興趣,明治39年(1906)再度受總督府之命,編纂《理番誌稿》。兩年後因故回到日本,但仍持續進行臺灣研究,並且熱衷於故鄉的歷史與民俗研究。明治42年(1909),伊能嘉矩完成《大日本地名辭書序編─台灣篇》;大正11年(1922)總督府設立「台灣總督府史料編纂委員會」,聘請伊能嘉矩撰寫清代臺灣歷史,這就是後來對臺灣史研...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