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9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崇有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晉裴頠撰。晉時佛老虛無清談之說盛行,裴頠遂著崇有論本儒說以矯時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析、判斷。如:「談論」、「析論」、「討論」。
評議的文章或語言。如:「社論」、「言論」。
一種討論事理的文體。如:「六國論」。
學說或主張。如:「天演論」、「進化論」、「相對論」。
依據、按照。如:「論理」、「論件計酬」、「論功行賞」。
比作、視同、處理。如:「以棄權論」、「以作廢論」。
顧及、考慮。如:「不論是非」、「無論如何」。
論語: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載孔子言行的書。共二十篇,是四書之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山高而大。如:「崇山峻嶺」。
高遠的。如:「崇高」。
重視。如:「崇尚」。
尊敬。如:「崇敬」、「推崇」、「尊崇」、「崇拜」。
魏晉清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傾向,亦即請向隅時有論的世界觀。反之,以宇宙本質為無的立場則源於反禮教的意識形態。西晉時,裴頠著「崇有論」以擁護禮教;王衍則站在無的思想以駁之;正代表了這兩種立場。「無」的思想在方法上是超越事物的現象型態,已逼近現象的本質。齊先驅為老子和莊子。而易經也從原理論與普遍的觀點來解釋現象界。若加以探究也能臻於超越現象界的原理世界,因而與老莊思想所描述的幽邃世界可以互相溝通。於是,老、莊、易被稱為三玄,構成魏的玄學。為正始年間的清談可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此及一班所謂「正始知音」。何、王都是老莊學者。何晏曾註老子;王弼的「老子註...
裴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267~300)字逸民,晉河東聞喜人。弘雅有遠識,惠帝時為國子祭酒兼右軍將軍,因誅楊駿有功,封武昌侯。奏修國學,刻石寫經,累遷《尚書》,為趙王倫所害,追諡成。因患時俗虛浮,嘗著《崇有論》以解其蔽。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